
陳清忠(左)和父親陳玉輝雖血型不同,但還是義不容辭為父親捐出六成肝臟。
(新加坡訊)55歲的清潔工前年診斷出患有B型肝炎和肝硬化,去年又發現罹患肝癌。
一肝多病的情況下,換肝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但他的情況無法接受腦死捐獻者的肝臟。2個兒子中,只有小兒子陳清忠(31歲,自雇者)的肝臟適合移植。
陳清忠昨天受訪時說:「如果不換肝,他活不過2年,身為兒子,我當然有這份責任和愛去延續他的生命。」
陳清忠對於捐肝救父一事義不容辭,唯一讓他心有牽絆的,是當時他太太已懷孕7個月,兩人正等待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而且陳清忠和父親不同血型,這讓換肝手術變得更為複雜。
陳清忠說:「我那時想,如果手術不成功,我就看不到兒子了。原本妻子也很擔心,但她和醫生談過後,也很支持我的決定。」
皇天不負有心人,換肝手術非常成功,陳清忠在成為父親的當兒,用愛延續自己父親的生命,然後迎接嬰兒誕生,一家人共同迎接一老一少兩條「新生命」,整個過程充滿淚水與感動。
陳清忠為父親捐出了自己的六成肝臟,由於肝臟具有再生功能,6個星期後就可重新長出,目前他已恢復了正常的肝臟功能。陳玉輝體內的移植肝臟,也可再生長約三成。
不同血型肝臟移植
東南亞第一宗成功
不同血型的活體肝臟移植,是東南亞第一宗成功手術。
在一般情況下,活體肝臟移植都儘量尋找相同血型者,然而陳玉輝和陳清忠兩人血型分別是B型和A型,若直接捐肝,患者身體將出現強烈的排斥反應。
新加坡中央醫院的跨學科醫療團隊,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終於完成東南亞首宗血型不符的活體肝臟移植手術。
中央醫院肝胰膽與移植科高級顧問醫生兼肝臟移植主任拉傑副教授周四在記者會上說:「我們使用的過濾技術,只把體內會引起排斥反應的抗體清除掉……基本上,我們重新調節了患者的免疫反應,幫助他的身體接受移植的肝臟。」
據了解,血型不符的肝臟移植手術,在日本、韓國和歐洲已十分普遍。有外國研究顯示,這類肝臟移植手術的五年存活率為71%,與相同血型的肝臟移植手術的71.5%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