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屋發展局從本月初就開始通知駕車者,從昨天(8月13日)起關閉停車場。不過發展商上周三向部分商戶發出通知,指停車場會延遲至10月底才關閉。大多數公眾對於停車場延遲關閉的消息毫不知情,導致附近商戶的生意昨天大受影響。
原本計劃昨天(8月13日)關閉的荷蘭村露天停車場確定延遲至10月底才停止運作,好些不知情的公眾誤以為停車場已關閉而轉到他處購物或用餐,導致附近商鋪大受影響,生意大跌至少三成。
這個毗鄰荷蘭村巴剎與熟食中心的大型停車場有405個停車位,附近有多個餐飲場所、超市和銀行等,無論是周末或平日都一「位」難求。
以遠東機構為首的財團是在今年5月成功標得包括停車場在內的荷蘭路商住兩用地段,計劃把該地段打造成結合辦公室、住宅和活動廣場的綜合發展項目,工程預計在2025年完成。
建屋發展局從本月初就開始通知駕車者,從昨天起關閉停車場,以供其他發展用途。不過發展商上周三(8日)向部分商戶發出通知,指停車場會延遲至10月底才關閉。
通知書指出,為了減少對公眾和商家的不便,發展商決定在10月底才關閉停車場,隔鄰的多層停車場則會在明年8月關閉,隔月開始拆除。
儘管如此,大多數公眾對於停車場延遲關閉的消息毫不知情,導致附近商戶的生意昨天大受影響。
攤販估計生意少三成
在小販中心經營茶水攤的余老闆(48歲)透露,昨早的生意慘澹,顧客比平時少了至少三成。
他說:「大家都誤以為停車場已經關閉所以都不敢來,平時會有很多駕車者買菜後到這裡喝咖啡吃早餐,不過昨天的顧客明顯比以前少。」
在巴剎經營水果攤的蘇協發(52歲)估計,停車場正式關閉後,生意會少一半。
他說:「大多數顧客都是駕車者,買水果都是一箱一箱買,如果附近不能停車的話,這些顧客也就不會來。我們以後卸貨也會比較麻煩,貨車也要停在更遠的地方。」
停車場關閉後,駕車者可把車停在荷蘭通道第18座及第21座對面的市區重建局停車場,以及荷蘭通道第10A座和荷蘭弄(Holland Close)第5A座的建屋局停車場。不過駕車者擔心少了這個大型停車場後,要找停車位變得難上加難。
居住在松林閣公寓的陳桂霞(82歲,家庭主婦)每周會開車跟家人到荷蘭村購物吃飯。她擔心停車場關閉後,對年長者和行動不便者會不方便。
她說:「這個停車場的好處在於它就在小販中心、巴剎和銀行的旁邊,走幾步路就到了。以後要把車停在更遠的地方,對一般人來說還好,不過對我們這些行動不便的年長者是很大的問題。」
但也有駕車者不介意把車停在更遠的停車場。
武吉知馬居民李劍平(61歲,退休人士)每周會到荷蘭村附近的銀行處理事情。
他說:「我在四五家銀行都有戶頭,這些銀行都在荷蘭村有分行,要辦事的話比較方便,其他的停車場也不算太遠,多走幾分鐘的路就當作是運動。」
毗鄰荷蘭村巴剎與熟食中心的大型停車場有405個停車位,無論是周末或平日都一「位」難求。(陳來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