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毫無疑問,新加坡的房價是處於歷史高位的。 這一輪的上漲應該從2017年底開始算起,中間經歷了降溫措施,中美貿易戰以及新冠疫情,在2020年中期進入爆發階段。
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裡,房價上漲了40.4%,其中過去兩年時間內上漲幅度達到了27.7%。

接下來想像過去一樣,維持漲幅在每年大約10%的水平是不現實的。
首先供給大大增加,之前由於疫情耽誤的建築進度已經趕回來了。2023年有將近40000間組屋和私人住宅完工,2023-2025年之間會有大概100000單位完工。房地產市場供給是呈明顯上升趨勢的。 全島未售出的新房單位存量,正在逐漸增長。

需求方面,因為價格上漲,利率上漲,購房門檻不斷提高,加上最近連續出台降溫措施,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購房需求一直處於被抑制的狀態中。
反映在市場上,就是二手房的交易量不斷下跌。

2023年第一季度的轉售交易量只有1320間單位,平均到每個月只有400多間,這是一個極低的數字,今年大多數中介的生意不會太好。
雖然供給增加,需求被抑制,但是房價並不會就此下跌。
首先增加的供給是「昂貴」的新房供給,這些單位進入市場只會繼續拉高價格指數。其次需求是被抑制,而不是減少,隨著更多房源進入市場,以及貸款利率的逐步下跌,需求會再度釋放出來。
今年的房價指數還是會繼續上漲。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大概會進入+/-2%的震盪階段。
紅色虛線為未來房價的走勢預測。

在房價快速上漲的市場,好房子和壞房子都一樣賣得掉,賺錢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在未來的震盪市場,好房子在維持良好的流通性的同時價格會繼續上漲,而壞房子則會成為「黏」在手上的負擔。
無論自住還是投資,選擇上要更加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