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
每一步,都是錐心的疼。
目標已經不遠,還有三公里,只能咬緊牙關向前走去。
一步一拐,一拐一步。
自己約的步,滴著血也得走完。
一小時後,100公里徒步,繞半個新加坡走一圈,終於結束了。
一場特殊的旅行
那一天,清晨7點,懷著既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我們從國家體育館出發,開始了這場特殊的旅行。

緊張,是因為不知能否安全完成100公里的挑戰。
期待,是因為心中懷著完成100公里徒步的夢想。
從國家體育館,我們經過加冷河,來到了魚尾獅公園和高樓林立的中央商業區。



(LKYSPP楊焜前來支援,並帶大家自拍,背後不遠處就是新加坡政府豎立的鄧小平銅像)
這個時候,大家還精神飽滿,衝勁十足。

(抵達Zion小販中心。圖源:LTAW臉書)

(穿橘紅色衣服的都是義工。圖源:彭靜)
此時已經是艷陽高照,雖然還不算熱,但陽光刺眼,頂著大太陽趕路,實在不算舒服。
繼續奮力前進。11am左右,抵達植物園地鐵站,這是2號檢查站。
冷笑的巨獸
到了2號檢查站,大約完成了20公里,還有80公里在等著。
這80公里,就像一隻開著大嘴的猙獰巨獸,冷笑著,等你把自己送上門。

(背負著公益,一步步向前行。圖源:小虹點)

(常見的事物,有時換個角度,也許就看到了美。圖源:彭靜)
繼續往前挺進。下一個檢查站是碧山公園,也差不多是20公里,又花了4小時。
有些朋友問,不吃不喝嗎?就這麼埋頭傻走?
嗯,這是民間自己辦的公益義走,不像商業馬拉松比賽沿途有補給。不過,在各個檢查站,還是有贊助商提供的運動飲料和小麵包之類的零食。
午飯和晚飯怎麼解決?那就在路上經過咖啡店、快餐店的時候買。
必不可少的充電寶
還有很重要的一件東西,就是充電寶。100公里徒步,沒有指路牌,只能靠手機導航。到了晚上,手機就沒電了,也得靠朋友提供充電寶。

(親友團的後援保障很給力。楊焜同學漏夜沿途送補給,天亮了還一路小跑送來早餐)
大概傍晚5點,完成50公里,到了中途站。體力還行,就是一身的臭汗,襪子也濕了。

(這就是中途站——SAFRA榜鵝。圖源:彭靜)
這時,換一雙乾爽的襪子就很重要了。我因為忽略了這個,到了下半場就磨出了好幾個大水泡,苦不堪言。
在中途站簡單吃了晚飯,然後繼續上路。下一個檢查站是樟宜村,得走13公里,大概3小時不到的時間。
這段路是比較舒服的。一來是已經天黑了,沒有毒辣辣的太陽,二來是這段路有一半是在公園連道,鳥語花香,讓人心情愉悅。
順利到達樟宜村檢查站,已經快半夜了。
此時,一兩個腳趾感覺好像痒痒的。當時我還不知道,原來這是起泡的前兆。

(同學們前來陪走,讓我們士氣倍增。圖源:彭靜)
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抵達樟宜村時,已完成了63公里左右,還有37公里,要從樟宜村繞到丹那美拉海岸路,然後進入東海岸,最後回到體育館。
想想,37公里還不到全程馬拉松的距離,應該相當容易完成。而且,在樟宜村休息時,有朋友送來啤酒、炸雞翅、炒米粉,簡直就是一次野餐。吃飽喝足之餘,更是不把最後的三分之一征途放在眼裡。
沒想到,比起前面的三分之二,這三分之一實在是痛苦十倍!
主要出現了三個問題。
第一、這個路線有一半是在狗不拉屎、鳥不生蛋的丹那美拉海岸路,足足有20公里,圍起來就是樟宜機場5號航站樓的巨型工地。

這個路線沒有任何風景,唯一看到的,就是前方一望無際的路和兩邊的路燈,沒車,也沒人,耳邊只有自己的悉悉腳步聲,極其枯燥,極其孤獨,根本是一種精神折磨。

(半夜來陪走的Ada張博士)
此時,有朋友前來陪走,實在是精神上的一大振奮!
第二、走到這裡,已經是凌晨三四點,很困,幾乎睜不開眼皮。有些時候,甚至是閉著雙眼走一小段,睜開眼看一下路,然後再閉眼走一小段。就是這麼熬過來的。
如果沿途有廁所,還可以去洗把臉清醒清醒,可是它偏偏就是沒廁所。
經一事,長一智。以後再走這個路線,一定要在樟宜村補給特濃特濃的黑咖啡或紅牛。

(腳底磨出了好幾個水泡,義工給予簡單敷藥。圖源:小虹點)
第三、此時,雙腳開始起泡了。腳底起泡,腳趾起泡,腳後跟也起泡,兩隻腳掌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泡。疼痛難當。
這段路是怎麼走下來的?只能什麼都不想,告訴自己,「放棄」不是選項,開打手機里的進行曲,腳步跟著拍子,左右左右左右,就像沒有生命、沒有意志的機器人一樣,堅持往前走,不能倒下去,無論如何也要走完全程。

(白天,有徒步者意外摔傷了,發揮互助精神,予以急救。圖源:彭靜)
到了東海岸檢查站時,我跟義工說,真是一步一疼,如果不是想到「前功盡棄」四字,都有點兒想投降了。
義工說,是的,這樣你們就能切身體會病人不良於行的痛苦。
我想,這大概就是本次公益義走的特殊之處。捐錢重要,助人重要,能切身體會病人的痛苦,也很重要。
正因為有了這層意義,這次100公里義走,就成了一場特殊的旅行。
這不但是一場雙腿走出來的旅行,更是一場與心靈深處對話的旅行。

(朝陽與鐵鳥齊飛,海水共長天一色。圖源:彭靜)

(白鶴、彭靜、張華虎順利完成了100公里慈善徒步。圖源:彭靜)
報名後天截止
2023年,「Let’s Take A Walk」公益義走為慈善團體Ray of Hope 籌得二十多萬新元善款,為陷入困境的本地家庭和個體提供社區支持與必要資源,以此傳遞希望與關懷。
它是由Raleigh Singapore的志願者們傾力打造的一場非營利性徒步與籌款盛事。從策劃到財務,從台前到後勤,一切由志願者負責,既沒有官方也沒有商業公司的參與,完全是一場民間自發、民間自治的公益活動。
原本活動是兩年一次,不過,由於去年的這場活動辦得很好,主辦方決定今年接著辦。


目前,已有1468人報名參加。離義走還有一個半月,但已籌得善款9萬多新元。看來,要突破去年的成績不難。
今年的公益義走,100公里、50公里、20公里三項是在11月2日,10公里、5公里兩項則在11月3日;還有一類是線上義走。
報名將於後天(9月15日)結束,報名方式見文末。
一起來挑戰自我吧!

以上是白天50公里和夜間50公里的路線圖。如果報名100公里的,走完白天50公里之後,直接進入第二段50公里。如果只報名夜間50公里的,就10pm從SAFRA Punggol 出發。
以下是20公里、10公里、5公里的路線圖。



ABC丨編輯
CY丨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