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街頭,我們經常會看到,在地鐵站、巴士站、商場外,拿著一包包紙巾叫賣,艱難養家餬口的老人們。
不久前,椰子剛剛才寫過文章,討論過這一「新加坡獨特的風景線」:
專挑男人下手?!這群女子正在新加坡8個地鐵站伸手要錢!他一次給了220新...

圖源:東方日報
這些賣紙巾的安哥安娣們,大多是迫於生活無奈只能靠賣紙巾賺得微博的收入維持生活。
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想要選擇走這條路。他們的選擇充滿了無奈......
賣紙巾的他,充滿了無奈
在新加坡某地鐵站外,椰子見到了這位在新加坡賣著紙巾,依舊租著房子的老人。
他龜裂的面容上滿是滄桑的痕跡,他的故事異常曲折,但他似乎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垮。
這位連椰子都不知道姓名的安哥,自述他已經來新加坡很久了。
他說,自己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在這裡安了家,一住就是幾十年......


雖然在新加坡住了很多年,但是他至今仍然不是新加坡公民。
沒有公民的身份,也就意味著他得不到新加坡政府提供的補助,只能靠自己雙手養活自己......


不僅僅是拿不到補助,來新加坡幾十年,他一直都沒有資格購買組屋。
這些年,只能「蝸居」在新加坡政府提供的租賃組屋內生活。
每個月,他要交350新幣的租金。


更糟糕的是,因為沒有能力租下整間房屋,看起來已經七老八十的安哥,只能睡在客廳里......



談及未來,安哥似乎相當迷茫。
他說,自己現在沒有護照,哪都去不了。他無法離開新加坡,也去不了馬來西亞。
看樣子,他的餘生只能和新加坡綁定了。


養老,對他而言是個奢侈的想法。
他也不願意回馬來西亞,因為「父母都離世了,那裡沒有人了」。

蹉跎一生,他的感情之路也不順利。至今也沒有生下個一兒半女照顧他幫襯他。
他說,自己有個妻子,但又不是「真的是自己的老婆」。
聽起來,是他的妻子在前夫過世後跟安哥生活在一起28年時間,彼此之間早已認定對方。





然而,安哥的這段真摯的感情卻沒有得到最重要的人的祝福。
當他的「妻子」因病需要去馬來西亞看病時,不被「妻子」的女兒理睬,也不願意與他相認。



等到「妻子」因癌症去世後,安哥在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了家人,孑然一身。
雖然生活艱苦,但是安哥現在似乎也想得很開,能夠身體健康安安穩穩度過餘生,是他現在唯一的願望。
臨分別時,安哥由衷地露出了一抹慈祥的微笑。
這也是椰子在這短短几分鐘採訪時間內,第一次看安哥露出了笑容。

這一則視頻,已經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不少網友都說,安哥的困境來源,還是在於他沒有「身份」。
一名似乎是了解一些內情的馬來西亞網友說,當時這位安哥的父母應該是忘記向馬來西亞政府提供所謂的「報生紙」。
因此,安哥的身份無法被馬來西亞認定,加上他現在父母都已經過世,就更難證明安哥出生在馬來西亞,理應是馬來西亞公民的事實了......

也有網友說,這也可能是安哥在年輕時候錯過了入籍馬來西亞的時機。
現在,他們成為了一群「沒有國家接受的孤魂野鬼」。

根據網友的留言評論,椰子猜測,這位安哥正是個新馬兩地一直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無國籍人士」。
新加坡「無國籍人士」的困境
2021年4月,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透過書面答覆坦言,截至2020年11月30日,新加坡一共還有1109位無國籍人士!
其中的76%無國籍人士,都有新加坡永久居民PR的身份,他們能夠享受PR在住房、醫療、教育上的福利。

但是,沒有國籍的他們沒有護照,基本上無法離開新加坡。需要出國旅遊/公幹時,他們必須向當局申請一份名為Certificate of Identity(CI)的書面證明。
CI一般一年就要更新一次,且並不能被當作護照使用。因此,這些人出國時必須申請簽證。(而有些國家如美國就完全不承認CI)

CI示意圖,圖源:PaperToTravel
而每當無國籍人士申請永久居民或公民權,移民與關卡局都會依據一系列事項,審核每份申請。
這些事項就包括:無國籍人士在本地居留的時間、家庭背景、經濟貢獻、學歷、年齡,與本地人的家庭關係等等。
移民新加坡都知道條件嚴苛,對於很多學歷不高、經濟貢獻不高的無國籍人士來說(比如椰子採訪的安哥),真的很不容易。

圖源:Medium
成為無國籍人士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人是被新加坡政府剝奪了公民身份(比如南洋理工大學創辦人陳六使)。
而有的人儘管在新加坡出生,但礙於父母都不是新加坡公民,父母也未能為孩子申請祖國的公民權,而為此成為無國籍人士身份。

這些年,也不是沒有人完成從「無國籍人士」到「新加坡公民」的跨越。
2019年,新加坡本地媒體報道了一則新聞,一名52歲的男子,苦等50年後,終於獲得了新加坡公民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