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早報
引述新加坡武裝部隊的《國鋒報》("Pioneer")雜誌消息,這名名為亞歷山大的男子,是在新加坡本地出生的,但他一出生就是無國籍人士。
據報道,他的父親是波蘭海軍軍人,母親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護士。他的父母兩人在是樟宜監獄相遇,並之後在新加坡定居的。
然而,由於父母淪落監獄,失去了外國國籍,因此雙雙被歸類為無國籍人士......出生於新加坡的亞歷山大,從小也就跟著無國籍了。

示意圖
不過,在成長過程中,亞歷山大曾有機會獲得新加坡公民權。
當時,他曾完成了兩年國民服役,有資格申請新加坡公民(基本上這時候申請是十拿九穩的事),但因為他當時想和姐姐姐夫移民去澳洲,結果就錯失了機會......
直到2017年,他才終於圓夢,結束了幾十年的等待。

圖源:Todayonline
但是,像亞歷山大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多,不是誰都像他一樣幸運。
新加坡本地媒體AsiaOne曾經報道,一些無國籍人士,特別是犯罪的無國籍人士一直處於「艱苦鬥爭中」。
無國籍帶來的身份認同問題,是讓一些人走向犯罪的其中一個原因。

來源:AsiaOne
化名Keith Loh的這名36歲卡車司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年輕時的身份疏離感導致了他犯罪和吸毒。
他的父親是新加坡人,母親是永久居民,但因為他是非婚生育的子女,出生後他就是無國籍人士。
小時候,他說他的祖母曾多次帶他去移民局,但都被拒絕入籍。
「之前我想再完成兵役後,我會得到一張粉紅色的身份證(公民權),但這並沒有發生。」之後,由於無法保住工作,他四次進出監獄。

示意圖,圖源:TNP
他很難對新加坡建立起認同感,但他也無處可去。
「每次接受採訪時,別人都會問我是不是馬來西亞人。但我一生都住在這裡,我甚至都沒有去過馬來西亞!」
談到身份問題,Keith Loh很是無奈。但現在他也只能繼續等待。

圖源:CNA
對於那些沒有PR身份的無國籍人士來說,在新加坡生活就更加艱難了。
他們不可以直接在新加坡工作、讀書,只能符合在本地停留的年限等條件申請特別准證。他們也無法申請政府組屋,儘管生在長在新加坡,卻要靠租賃房屋生活。

無國籍人士上學申請的特殊准證,圖源:Todayonline
而等他們老去之後,養老問題也是一大難關。因為沒有國籍,他們的醫藥費很可能需要依照外國人的收費標準。
而外國人在新加坡看病,是出了名的貴。如下圖所示,17000多新幣的醫藥費,政府會補貼11000多新幣。

圖源:FB@Singapore Matters
其他針對公民的補助,這些無國籍人士也是沒份的。
根據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一對退休的公民夫婦(需滿足年齡、住家環境等其他條件)可獲得6500新幣的補貼......

圖源:MOF
還有新加坡政府最新推出的健康SG計劃,受眾群體是所有「本地居民」。很大機率,這些沒有身份的無國籍人士也會被排除在外。
新加坡人力部為老人能夠重新就業提供的「年長員工就業補貼計劃」,看起來這些人也是無法享受。

圖源:早報
這些年,政府逐漸加大對老年人養老人投入,在新加坡養老其實並不難。
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沒有公積金的他們,一旦年輕時候存不下錢來,那到老就很可能只能像椰子採訪的這位安哥一樣。
他們只能做著別人不願意做的工作,賺得微博薪水只為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