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立化中學命案被判監禁16年的青年上訴至最高法院上訴庭,表示在獄中接受三年治療後,重度抑鬱症已受到控制,他也寫信向死者的家人道歉,目前積極面對生活,希望法官給他一個重生的機會,將刑期減少至八到十年。
三司聽了控辯雙方的陳詞後,表示需要時間考慮,他日發表裁決。
法官符曉平去年12月為這起備受矚目的校園命案宣判時說,被告患有嚴重抑鬱症,也清楚知道校園殺人計劃是錯誤的,但他還是做了精心部署,下定決心執行如此暴力與殘忍的命案。
蘇呢爾對法官的這一看法做出反駁,他說,被告能在案發前計劃如何殺人,不意味著他的理智未受嚴重抑鬱症的顯著影響。
根據精神評估報告,若非因案發時患有抑鬱症、影響了他做出邏輯判斷的能力,被告不會決定執行殺人計劃。蘇呢爾認為,被告案發前等於活在「幻想世界」(fantasy world)中。
這起轟動一時的命案發生在2021年7月19日。當時16歲的被告在學校的一間廁所內,用50公分長的斧頭殺害當時只有13歲的同校中一生韓喆凱,導致對方頭部、頸部和身體多處重傷,最後死亡。
現年19歲的被告去年12月1日承認誤殺罪狀後被判監16年。
被告的代表律師蘇呢爾和邱暉薈針對刑罰提出上訴,要求降低刑期,有關上訴周一(1日)由大法官梅達順、高等法庭上訴審判庭法官吳必理和上訴庭法官洪素燕組成的三司審理。
律師說,被告案發時受嚴重抑鬱症的顯著影響,無法作出合理的邏輯判斷,如今他已接受治療,病情受到控制,他目前積極上進,人生道路還很長,希望法官將刑期減少至八到十年。
被告去年認罪後,控方求判12年到16年,而律師當時則求情,希望法官判監五年就好。
誤殺罪的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和鞭刑,或最長20年監禁和罰款或鞭刑。
主控官:被告看暴力視頻 非精神狀況導致
主控官指出,被告因個人好奇驅使,開始看暴力視頻,而非精神狀況導致。蘇呢爾則指出,被告會
觀看暴力視頻,與他的精神狀況息息相關。
主控官對此反駁說,根據被告的心理衛生學院報告,被告2019年有輕生的年頭,但到了2020年已經有所改善。被告就是在這期間開始觀看暴力視頻。
因此,主控官認為,當被告後來又開始想自殺時,會萌生殺人後讓警察殺死的方法,是精神狀況變好後做出的錯誤判斷,看了暴力視頻才會影響他當時做出這樣的選擇。
這起令人震驚的命案發生於2021年7月19日上午11時許,死者是中一生韓喆凱。由於被告犯案時僅16歲,根據兒童與青少年法令,媒體不得公開他的身份。
法庭原本也禁止媒體報道死者名字,但韓喆凱雙親在被告認罪當天通過控方申請撤銷禁令,希望世人記得他,獲得法官批准。
被告一心求死釀成大錯
根據律師的上訴陳詞,被告犯案時患有重度抑鬱症,自殺或求死的念頭揮之不去,案發前曾兩次企圖自殺,並被診斷患有適應調整障礙。
律師說,很不幸的是,被告的兩次企圖自殺行為沒有受到家人或校方的重視,未能及時接受專業治療,反而是被告自己不停自我嘗試想要擺脫自殺念頭的困擾,努力提升學業成績,但過後受網絡視頻的影響,想死的念頭愈加強烈,最終決定在校園干案,以求被警方開槍打死。
律師說,被告在獄中接受藥物和心理治療後,病情已受到控制。被告在獄中也改信基督教,目前有了信仰的寄託。
根據去年6月份的評估,他的抑鬱症已受到控制,沒再發作。他的家人也承諾會確保他出獄後不會重蹈覆轍。
被告在獄中接受治療後,已深刻意識到自己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他對此深感懊悔,寫信向死者的家人道歉,也親自寫了陳情書向法官懺悔表達自己深切的悔過之心,懇請法官給他一個重生的機會。
父系親戚多人患有精神病
根據律師的上訴陳詞,被告的精神疾病可說是家族遺傳性。他的父系親戚中有多人患有精神病。其中,他的曾祖母曾是板橋醫院的病患,最終跳樓終結自己的生命。
他的兩個姑婆也患有抑鬱症,目前都在接受藥物治療,其中一人也曾有自殺念頭。
他的大姑同樣患有抑鬱症和強迫症,過去30年來都在服用抗抑鬱症的藥物,也按時接受心理衛生學院的輔導。
他的二姑則患有精神分裂症,除了要到心理衛生學院屬下的社區健康中心接受治療,也在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
《8視界新聞網》提醒您:珍惜生命,請給自己一個機會。
新加坡援人協會24小時熱線:1800-221-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