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宣布更新殘障人士運動總藍圖(Disability Sports Master Plan,簡稱DSMP),以便協助殘障人士更好地參與體育活動。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前天(20日)在新加坡殘障運動頒獎禮上,宣布相關細節。
其中一項宣布就是,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將在今年底之前,在全島五個地點試行推出殘疾體育社區中心(Para Sports Community Hubs,簡稱PSCH)。這五個地點是白沙體育中心、勿洛心動大廈、裕廊西體育中心、楊厝港體育館和立達體育中心。
這些殘疾體育社區中心將設有無障礙設施。到了2030年,本地將增設更多這類中心。
為了讓更多殘障人士有機會參加體育活動,體理會、新加坡殘障運動理事會、特奧會新加坡分會(Special Olympics Singapore)和聾人體育協會將會在2030年底之前,將常規項目參與者的人數,從目前的3200人,增加到5400人。
此外,政府也鼓勵所有特需學校委任一名協調員,向學生和家長推薦各個社區合作夥伴所提供的體育機會。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也將同人民協會、學府及國家體育協會合作,為殘障人士舉辦更多體育比賽。
體理會也致力於在所有未來新發展項目中,增設無障礙設施,包括提供設有升降機和成年人摺疊床的成年人尿布更換設施。
除此之外,到了2030年,全國運動專業人士註冊處(National Registry of Coaches,簡稱NROC)旗下所能指導殘障人士的教練,將從目前的約120人,增加到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