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生的檳城名醫林萃龍

2024年05月14日   •   8721次閱讀

1983年喬治市將港仔墘更名為「林萃龍醫生路」。坊間傳言,這是時任檳城首席部長林蒼祐為紀念其父而定。其實,林萃龍醫生(1891-1957),這位出生於新加坡的海峽華人對檳城貢獻良多,他實至名歸。遺憾的是,他的一生缺乏完整記錄,時人對於他的了解很有限。

1957年5月27日,林萃龍在檳城中央醫院去世,享壽66歲。林漢河爵士(1894-1983)由新加坡趕往檳城出席兄長葬儀,6月2日遺體由中路宅邸出殯,安葬於峇株眼東福建公冢,「前往執紼之中西社會名流千餘人,行列長達一英里,極盡哀榮」。林萃龍生前活躍於檳城社會,被認為是「最受歡迎的亞裔醫生之一」,亦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深受各界敬仰,尤其在華族社群享有極高聲望。

▲林萃龍醫生(圖源:謝詩堅《林蒼祐評傳》)

林萃龍祖籍福建省思明縣前頭社,其父林清沙是南來第一代,在新加坡白手起家。林萃龍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成為本地早期培養的醫生。1913年,他醫科畢業後前往檳城工作,1915年10月8日與謝瑞雲(1895-1983)結婚,婚禮設在岳父謝琦意的Morningside宅邸。林萃龍定居檳城成家立業,育有四子四女,包括長子蒼祐、次子蒼思、三子蒼明、幼子蒼吉;長女秀蘭、次女秀華、三女秀美、四女秀梅。

林萃龍婚後與妻子頻繁攜兒女返回新加坡探望父母親友,與母校和本地社群保持聯繫,1928年他與漢河聯名為林氏大宗祠九龍堂捐款,並供奉家族四代的五尊牌位。本文從醫療服務、社會事務、個人愛好三個方面,呈現他的社會成就與個性特徵,以及海峽華人的跨地域網絡。

本地培養的華人醫生

▲喬治市林萃龍醫生路

林萃龍年少便以學業優異見於報端,1908年在萊佛士書院就讀時,曾獲得初級學院獎學金。得益於英國海峽殖民地高等教育的發展,1908年進入成立於1905年的新加坡首家醫學校(後更名為英皇愛德華七世醫學院),其1909年至1913年期間的年度課業表現均見於報端,1913年底與其他六位同學通過考試獲得行醫執照。林萃龍因優異的成績獲頒兩項大獎:一是從林文慶醫生手中接過的藥學與醫學銀質獎章,二是陳禎氣先生醫學特別獎。

林萃龍畢業後前往檳城地方醫院工作,不久便辭職,於1914年在港仔墘104號創辦思明藥房(英文名稱:Colonial Dispensary)。畢業後一年即能開設診所行醫,顯示其專業能力,亦可見其家族的經濟實力,思明藥房很快成為檳城最大的私人診所之一。1939年林萃龍聘請歐洲建築師J.C.Miller設計新樓,這棟1940年中落成的三層高的裝飾藝術風格建築保留至今,二戰後思明藥房的英文名稱改為與華文名字一致的Subeng Dispensary。

作為英皇愛德華七世醫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在檳城執業的林萃龍是北馬校友會的核心人物。1922年曾代表檳城校友在新加坡出席華人醫學生聯盟為歡迎伍連德醫生所舉辦的晚宴。為了支持母校,他於1927年為G.A.Finlayson基金捐款150元,1932年擔任英皇愛德華七世醫學院校友會檳城分會主席。

林萃龍與各種族同儕關注公共衛生問題,協助政府對抗地方流行病,為窮苦病人提供義務服務,受聘擔任醫院委員會委員。1915年檳城英皇愛德華七世醫院落成開幕,他與其他八位醫生承諾為免費病人提供看診。1918年檳城爆發西班牙流感,他與同仁分區負責管理病人,每天提供一小時免費看診服務。這場流行病持續將近一年,這些義務醫生巡視各自負責的區域,為約300個病患提供治療。

林萃龍參加多個醫學相關組織,包括馬來亞醫學機構:1923年,擔任英國醫學會馬來亞分會的檳城負責人;1932年,參與創辦檳城執業醫生協會,1933年獲選擔任副主席,1940年擔任主席。

海峽華人的族群責任

林萃龍為人幽默擅於溝通,雖然行事低調,但在責任驅使之下,以專業人士的身份參與社會事務,為民眾爭取權益,尤其是代表華社發聲。他曾代表30家各族群團體與學校機構,向殖民地總督遞交請願書,抗議增加學費的作法。

1930年代,林萃龍開始在政府各委員會為華人社群發聲。1933年被聘為華人諮詢委員會委員,1934年被聘為檳城華人顧問委員會十位委員之一。他於1937年成為檳城獲封的五位太平局紳之一,英文媒體稱其「在檳城享有極高聲望,是公認的華人領袖之一」。1940年,他受聘擔任執照局局紳,任期三年。

身為海峽英籍民,林萃龍參與的社團大多與海峽華人相關。最早且長期參與的組織是1914年成立的輔友社,剛在檳城落腳不久的他是創辦成員之一,擔任義務財政。輔友社的創辦旨在鼓勵受英語教育的海峽華人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學,促進會員的身體健康、知識進步和道德福利,維護海峽華人的中華文化紐帶。他們聘請中國來的老師為會員開設夜校,後接管一家女校,將其發展成為當地最富盛名的女校之一。輔友社是檳城活躍的非政治性團體:舉辦各類演講體育活動,慶祝孔夫子誕辰,與民國政府保持密切的聯繫,為閩粵兩省賑災籌款。林萃龍為輔友社慷慨解囊,1937年為新樓建設捐款250元,1940年為「獻金運動」捐款國幣500元。

林萃龍積極參與的另一個海峽華人團體——檳城華人僑生公會,被認為是當時馬來亞具有領導地位的政治組織。他於1931年獲准加入,1933年擔任副主席,1940年擔任主席,是日據前檳城最富影響力的華人之一。他在艱難時刻動員華族力量,協助英國政府應對日本的入侵,號召持續不斷的愛國捐款,領導民眾進行被動防禦服務。

作為海峽英籍民專業人士,林萃龍較不為人知的是作為福建人參與的社會活動。他以多種方式支持祖籍地事務:加入兩家富有影響力的華人社團,即福建聯合公冢與檳城中華總商會;1935年為廈門大學捐款國幣1000元;擔任檳城救濟閩南水災賑濟基金主席團成員;1937年與夫人分別為中國賑濟基金捐款。1938年檳城福建社群在接到鼓浪嶼國際救災委員會的呼籲後,為廈門難民籌集大米和現金,林萃龍也是贊助人之一。

二戰結束後,林萃龍於1946年再度被委任為諮詢會三位委員之一,與李長景醫生代表華社發聲。1947年,他以健康理由辭去這一職務,前往澳洲休養。同年,長子林蒼祐攜新婚妻子吳欣燕由中國返回檳城,接手思明藥房的業務,林萃龍得以退休淡出各類事務,投身於個人愛好中。

行醫之外的人生追求

▲喬治市思明藥房

1937年媒體曾報道:「最為華人社群所稱道的是他對於體育的高昂興趣,特別是羽毛球和網球」。儘管工作忙碌,林萃龍不遺餘力推廣體育運動,特別是羽毛球。他是檳城中華體育會的核心人物,1929年為建築基金捐款500元,1933年起擔任副主席,1936年擔任主席。1933年擔任檳城羽毛球協會會長,定期舉辦羽毛球錦標賽。

林萃龍的攝影造詣頗深,在星馬享有盛名。早在1940年,他的攝影作品在檳城教師協會的第二屆藝術展展出,為馬來亞愛國基金籌款。1953年檳城藝術協會舉辦攝影及繪畫展覽,將部分收入捐做南大基金,其中包括林萃龍的作品。報道稱「檳城名醫林萃龍氏醉心攝影多年」。1955年星洲攝影協會曾報告:林萃龍是星馬入選英國Midland第二十五屆沙龍影展的12人之一,蘇格蘭第39屆沙龍影展入選的14人之一。他分別於1956年和1957年獲得檳城園藝協會花卉展攝影組冠亞軍。

退休後的林萃龍專注於花卉園藝,在胡姬花培育上頗有建樹,屢獲檳城園藝學會主辦的花卉展大獎。1948年獲得四項一等獎和一個特別獎。1949年又獲得若干大獎,此後連續五年獲得胡姬花組冠軍。1951年英文媒體報道檳城的四處園藝盛景,林萃龍醫生花園便是其一。他的花園規模雖然不大,但布置極為精巧愉悅,有許多珍稀植物。最為迷人的是色彩豐富的胡姬花,其中純正的藍色胡姬花,令其斬獲該年花卉展大獎。

結語

林萃龍的一生顯示南來華人第二代的另一種人生軌跡。他們接受英文教育,因為優異的學業表現,成為罕見的亞裔專業人士。在享受作為英籍民身份的同時,他們意識到在英國殖民地身為有色人種的不平等待遇,積極爭取海峽華人的參政議政權。較不為人知的是,他們有意識地維繫身為華人的文化連結,參與華族事務,保持與祖籍地的互動。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人生追求反映出對於中西方文化的跨界興趣。

感謝拿督斯里林蒼吉對本文提出反饋意見。

(作者為ON-LABO創辦人兼主持人、本刊編委)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063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