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 小販父母萌生退休想法,32歲中學地理教師不願營業40多年的糕餅生意付諸東流,去年辭職轉當全職小販,守住檔口承載的家庭傳統與回憶。
去年5月,在中學執教逾7年的沈偉傑辭去了教師一職,到父母位於新加坡沈氏坊巴剎與熟食中心的糕點攤位,當起了全職小販。
沈偉傑告訴《新明日報》,其祖父早期在新加坡芽籠街邊推車賣面煎粿,後來街邊小販遷入熟食中心,祖父自1976年就在中心開檔,父母婚後接手繼承延續至今。
其母親廖石滿(62歲)從小在傳統烘焙店當學徒,父親沈興漢(65歲)原本是木匠。兩人後來為攤位命名「漢發」,改賣各式各樣的純手工製作糕餅,沈偉傑和姐姐自小就到檔口幫忙。每逢農曆新年及中秋佳節會有不少顧客前來採購黃梨塔、萬吉糕(Kueh Bangkit)、酪梨、月餅等。
「攤位空間小,所以以前家裡就像小工廠,七八個親友來幫忙做年餅。現在我們有小型中央廚房,由我的妻子和阿姨打理,那邊做好了會送來檔口。 」
沈偉傑憶述,父母從小就囑咐他一定要好好讀書,找份舒適「有冷氣」的工作。後來,他成為了一名中學教師,儘管熱愛這份職業,也享受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7年教學生涯令他逐漸產生倦怠。
「剛好那個時候,父母考慮退休,有人提議買下我們的家庭生意,但我覺得這檔口已經是我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沒了它,我會感覺心裡空了一塊。」
接手檔口後,沈偉傑負責烘焙、訂購食材、打理訂單、安排運送、行銷宣傳等工作。儘管和教師工作截然不同,但他笑言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什麼都要「包到完」,並講究溝通、管理和行政方面的技能。
「我沒有很大的野心,暫時不考慮開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