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新加坡的亂旅行
早上8點來到多春茶室的時候,已經要排將近45分鐘,有了要等上超過一小時才能吃到早餐的決心,就在巷子口耐心的等待。
位於陋巷裡多春茶室可是檳城的名店,裝潢毫不起眼,感覺像是違章建築。點餐捧餐的都是外來人,但咖啡還是由老闆或本地人親手沖泡。

麵包用火炭烤,所以慢,很慢,用那麼原始的方式做生意,不慢才怪。然而能在這個快的時代,悠然的做一件慢事,還是挺酷的。

木心寫過的從前慢,把慢的時代寫得漂亮極了: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我其實不是懷舊,我懷的是,真正美好的東西,不應該隨便被淘汰。

當地美食家朋友推薦我去的蝦面,很好吃。
這家小茶室在此擺攤超過60年,等它一兩個小時,也算是一種尊重。沒準有那麼一天,老闆決定搬到更舒適的店面去,這樣的體驗就消失了;會不會也有那麼一天,他決定不再使用火炭來烤麵包,就像現在的咖啡店都使用烤箱,那麼這些細緻和富有層次的焦味也會消失吧。

要享受檳城的美食,一定要去路邊攤。
因此一些事情想要做的時候,就趕緊去做吧,比如在多春茶室吃一頓早餐。(雖然我現在不會想去多春了,因為遊客也太多了!!但還好檳城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店,一些其實在當地人中深受歡迎,但外國遊客還沒大量入侵,我絕對是不想要寫,寫出來之後,人又多了。)

這是我在檳城吃過最好吃的娘惹拉沙。
吃了早餐之後,我決定去到浮羅山背(Balik Pulau)逛逛,這是位於後山的一個小鎮,在檳島的西部,開車會越過山脈,因此一路有風景。這裡盛產檳城最好的榴槤,但季節還沒開始,所以特意來浮羅山背的旅行者不多。

碳烤面煎糕也是當地有名的小吃,特別美味。
小鎮的主要幹道只有約200米,擠滿了老店屋,還有不少有趣的壁畫。雖然和榴槤無緣,但不少人還會專程到這裡來吃著名的金叻沙。亞參口味的叻沙,湯汁濃郁,並有細細的魚肉碎,能吃出海洋的鮮味,加上一杯清爽的新鮮豆蔻汁,適當的調節了叻沙的重口味。

手工製作的PUTU Mayam在新加坡也早已經絕跡
飯飽後,我在大街上亂逛,走了幾圈都沒找到當地一家有名的銀飾店,我在網上閱讀過相關的介紹,老師傅手工打造的銀飾十分精緻,用巧手製作出一些古早的生活用品,比如炒菜的鑊和保溫瓶等,據說那可能是全馬碩果僅存的手工銀飾店。於是問了一家雜貨店的老闆娘是否知道這家店在哪?老闆娘說:店已經關門了。再問,她說老闆一年前去世了。

白糖糕,其實也是魯迅喜歡吃的廣東糕點,這家特別好。
這件事,給了我兩個教訓。一是別輕信網上的信息,二是這個世界變化得比你想像還要快。一些錯過,哪怕只是一秒鐘一個轉念,就是永遠的錯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