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eOut)
作者 侯佩瑜
住在巴西立的蟻粉,有看過這個位於21街第214座組屋的「Ground Floor Coffee」外帶咖啡亭嗎?
你沒看錯,這是一個在組屋單位內進行的「居家生意」。
店如其名,就是在一樓出售的咖啡。
老闆Hasif(31歲)拉開住家窗戶,掛起牌子,就賣起現場新鮮手沖咖啡。
黑色的招牌掛在白色的外牆上,色調格外和諧,從遠處看就像一間花了不少心思裝潢的咖啡館。
咖啡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顧客在等待咖啡沖泡時,還可以到門前草地的露天座位休息。

(TimeOut)
咖啡亭所出售的飲料也挺豐富,有經典拿鐵、薰衣草拿鐵、焦糖拿鐵、摩卡黑咖啡和純巧克力。喜歡甜食的人,還可以點一份他們自製的Kek Gula Hangus(一種傳統的焦糖蛋糕),搭配咖啡。
至於價格,最熱賣的薰衣草拿鐵一杯6新元,蛋糕則是2.5新元。

老闆還相當有生意頭腦,推出了「積分卡」,買滿五杯咖啡就送一杯。

這個小規模的咖啡亭,只在周五、周六、周日或老闆有空的時候才營業。
咖啡亭才正式營業一個月,Instagram的粉絲已經有超過6000人了,還有人從島國另一端的裕廊前來光顧。
Hasif說,平均每天會售出40到50杯咖啡,通常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杯子或牛奶,才不得已提早關門。
為何會想到在住家賣咖啡呢?
Hasif自稱是一名咖啡愛好者,平時喜歡到不同的咖啡館和國家去品嘗各式咖啡。後來,他還砸錢買了一台愛樂壓(AeroPress)咖啡機,在家裡學習沖泡咖啡。
Hasif告訴媒體說,剛開始他會找家人和朋友來當他的白老鼠,後來他們竟然愛上了他泡的咖啡,還會指定他做特定的口味。
有一次,Hasif和妻子發現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他家後面的卸貨區「聚會」,他們會把車子停好,打開摺疊椅,坐下來閒聊,有的還會帶上零食和飲料。
「當時我問妻子,如果我打開窗戶向他們出售我的咖啡,你覺得他們會嘗試嗎?」
他說,那時妻子一笑置之,而他卻是挺認真的。這門小生意,就這樣誕生了。
可以在組屋單位賣咖啡嗎?

(TimeOut)
樹大招風。
Hasif坦言,咖啡亭營業了一個月後,雖然沒有遭到鄰居們的投訴,不過已經引起一些人不滿,有些網民抱怨價格太高,另一些則懷疑這門生意是否合法。
他解釋說,經營「Ground Floor Coffee」不是「為了好玩而做的事情」,他不僅在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上註冊,而且還申請了食品衛生證書,讓客戶感到放心。
他也指出,很多人誤解了「Ground Floor Coffee」概念,給他貼上了「咖啡館居家生意」的標籤,但」Ground Floor Coffee不是一家咖啡館,只是一個外帶咖啡的窗口。
為了糾正這個錯誤印象,Hasif日後不會再在窗口掛菜單了,而是配合數碼化時代,只接受網上訂單。這意味著顧客可以自選自提咖啡的時間。
建屋局允許住戶在組屋內進行小規模的「居家生意」來幫補家用,而且無須提前向當局申請,小規模的烘焙等食品生意是獲允許的業務之一。
但前提是,該組屋單位的主要用途仍必須是供屋主居住,商業活動也不能對鄰居造成不便。 根據條規,業者不准招徠生意或在屋外展示廣告和招牌,也不准引來外來人流與交通。
Hasif也提醒顧客,他的家人很重視隱私,光顧前務必先上Instagram查看營業時間。
其實,紅螞蟻覺得這位小哥還挺有創意和想法的,希望這麼有特色的咖啡亭不會因為投訴而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