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因為咖啡的香醇而愛上喝咖啡,網友「孫林」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這麼多年品咖啡的感悟,以下為網友全文:
常喝咖啡,因為她的香醇。
我十幾歲才第一次看到和喝到咖啡。速溶的,不是名牌。同學從沿海省份帶來,大夥兒都爭著試這小說中才能讀到的洋玩藝兒。清楚記得那咖啡的苦澀--雖沒發誓不再喝它,也斷然沒有想到後來會常喝、愛喝、喝上了癮。
至於什麼時候開始常喝,卻想不起來了。我不大喝茶--因為茶要泡得越久越出味兒,而我沒耐心,那時又沒有茶包。買來速溶咖啡一泡,既提神,又顯時髦 。
工作了些年頭,便發現名牌的咖啡確實香一些,從此走上了不歸路。因為剛煮的咖啡更香,而好的咖啡剛煮出來--讓人有曾經滄海、巫山之感 。。。

我年輕時喜歡黑咖啡,因為香,因為入嘴、咋舌、流經喉頭的微妙刺激。有一度還迷過濃縮咖啡(espresso)--當然是因為更香、更刺激。咖啡讓我提神,想熬夜,濃縮咖啡特別有效。現在的口味淡了,便在咖啡里加鮮奶--不過仍偏愛在濃縮咖啡里加奶。
住好的旅館時,一定會在早餐桌前喝三杯剛煮好的咖啡。有的餐館偷懶,咖啡煮好後裝在罐里待用。我就耐心地等著剛煮好的咖啡端出來。更有甚者,餐館的早餐桌上居然放著咖啡伴侶!那我是絕對不依的,一定找餐館要鮮奶。
旅遊時,我一定會試試當地的特色咖啡。東南亞的國家有很多曾是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美國殖民地的經歷,由殖民者帶到各地的咖啡煮制方法經過幾百年的進化,已演變出不同的口味。總的來講,東南亞國家的咖啡濃郁、苦澀,當地人往往加進厚厚的一層練乳--既甜膩又有奶的香味。
我在辦公室里和家裡都自備了蒸汽式的咖啡機,用已經磨好的咖啡粉。咖啡的香味常引得同事來分享一杯,而我亦樂得以咖啡會友。對咖啡的依賴,已到了無咖啡不能正常工作的狀態了。周末或休假在家,咖啡一杯在手,勝似活神仙!

有時和朋友去咖啡吧,在幽雅的環境中聊天。我不愛獨自去咖啡吧,不僅僅吧里的一杯比自製的貴,還因為我實在弄不清那些花哨的名目--什麼是撒巧克力粉的?那樣是彩色糖果的?我汗顏--我只會點普通的!
當然咖啡吧里的咖啡是直接磨豆煮的,比我家裡用磨好的咖啡粉煮出來的更香。。。為了體會香氣,偶爾我也買咖啡豆,自磨自泡!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孫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