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四個月低潮後,外國買家回流新私宅市場,2022年4月共買入58個單位,顯著高於首季每月平均的25個單位。分析師指出,新加坡在市場動盪中被視為避風港,加上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穩定,是吸引外國買家的關鍵因素。
合登房產集團(Huttons)研究主管李思德指出,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促使國際資金流向新加坡房地產,外國買家4月買下的單位占當月總銷量9%,是自2020年1月以來的最高比率。

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整理的數據顯示,外國買家2021年全年每月平均在新加坡買入45個新私宅,11月份買進78個,為單月最高。
2021年12月中政府推出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將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從20%調高至30%,外國買家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每月只買進20多個新私宅,但在4月份顯著回溫。
對此,李思德表示,外國買家的預算其實並沒有改變,當中一些反而還提高預算。
例如,新私宅市場4月的大宗交易包括外國買家買下位於那森路的豪宅項目「蘭心居」(Les Maisons Nassim)的兩個單位,成交價4900萬元和4600萬元。
外國買家2022年首四個月
購134個單位同比少30%
綜合2022年首四個月,外國買家共買下134個單位,仍比2021年同期少了約30%。
從地區來看,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最受外國買家歡迎,占整體銷量47%,其他中央區(RCR)的中檔私宅和中央區以外(OCR)的大眾化私宅分別占44%和9%。
博納產業(Propnex)總裁依斯邁(Ismail Gafoor)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外國買家2022年買氣相對減弱,是因為「整體新私宅銷售低迷,以及項目推出有限。」
儘管如此,他發現外國買家占2022年首四個月私宅銷量達5.5%,高於2021年同期4.1%,當中高檔私宅的占比從2021年同期的6.1%提高至2022年11.4%。
依斯邁認為,俄烏戰爭引發地緣政治緊張局面,加上中國採取嚴厲封控措施帶來不確定因素,被視為避風港的新加坡對外國買家更具吸引力。
隨著新加坡經濟復甦和邁向與冠病共存,橙易產業研究與諮詢部總監孫燕清指出,這讓新加坡比其他國家更占上風,有助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將資金長期存放在新加坡。
地點優異高檔私宅
最受外國買家歡迎
儘管新加坡房價節節攀升,但她發現其他發達城市的房價也同樣在上漲,「基於新加坡市場穩定,以及我們的房地產質量、長期投資回報等諸多正面因素,新加坡房地產依舊深受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分析師指出,高檔私宅最受外國買家歡迎,包括里峇峇利一帶的The Avenir和瑞雅嘉苑(Riviere),以及靠近東海岸的Meyerhouse。依斯邁說,上述項目位於投資者和外國人喜愛的傳統地點,交通便利,也相對靠近市中心和設施。

高檔私宅項目Avenir。(構想圖由豐隆控股提供)
孫燕清注意到,新加坡私宅依舊最受中國買家青睞,他們2022年首四個月買下70個單位,其次為馬來西亞、美國、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的買家,情況與2021年相似。
李思德預期,全球局勢不穩定將推動更多外國買家投資新加坡房地產,外國買家預料可占2022年整體私宅銷量約5%,與疫情暴發之前差不多。
文:周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