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學校最看重的便是學生的成績,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關注成績無可厚非。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新加坡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原來教育也可以把生活帶進課堂。

新加坡小學的教育體制

新加坡小學為六年,分為四年的基礎階段(1-4年級)及兩年的定向階段(5-6年級)。
在基礎階段,學校的主要科目有英文、母語和數學,其他輔助科目包括音樂、美術和手工藝、體育和公民教育,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科學。
為了能讓學生們接受更合理的教育,學校會根據學生的成績與學習能力在小學四年採取分流制度,當然殘酷的競爭還沒有結束,一個小學生面臨的最大考驗其實是小六會考(PSLE),結束PSLE才算完成小學教育而升入初中,進入人生的新階段。

新加坡小學科目設置
新加坡小學教育的最大優點,是它的學科設置非常合理。在中國,小學階段主要課程就是數學和語文,英語反而不是非常重視。但是新加坡主課有四門,英文、母語、數學、科學,四門課在日常考試和畢業考試中分量和比重相當。
新加坡雙語教學,所以有兩門語言課,兩門課學的都比較深,小學階段的科學課,包含了國內在初中、高中才學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的一些基礎知識,學習並聯電路等物理的一些基本理論。
新加坡中小學的素質教育
新加坡中小學基礎教育之所以享有盛譽,倍受歡迎,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不走極端。
學校在學術課程之外,致力於教會孩子們感受生活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正確導向的價值觀。
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大量的包括應用型學習計劃在內的項目,支撐孩子們走出課堂,獨立成長。不僅如此,老師和學校也在不斷地摸索,尋找可以使孩子們更好成長的最優解。

美華中學的藝術教育
美華中學早早就將「生活」引入學生的課堂,為了調動學生們的五官感受,讓他們能夠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有心的感受,美華中學的老師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新的授課方式。
1.赤腳漫步花園
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們在學校的花園裡赤腳走路,他們非常激動地感受這腳底下寒冷或溫暖的岩石、土壤以及腳趾之間濕潤或乾燥的草地。這些感受都是用手觸摸體會不到的經驗。
2.把池塘帶進教室
美華中學曾經把池塘「帶進」教室,學生們可以脫離書本上的圖片,觀看真實的水龜、魚、青蛙、蓮葉,學習生物學知識。
老師鼓勵學生們探索這些感官體驗,並儘可能多地提出關於這些實際存在的事物的問題,將書本上學到的關於這個事物的知識聯繫到實際中來。

學生的收穫
學生們在這種體驗生活的藝術教育方式下,學生們逐漸形成了積極的性格和習慣。
他們習慣反思,建立設想,表達觀點,細緻觀察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堅持並不斷探索自我。這些都是學生們的收穫。
不僅如此,學生們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用作品說話,讓人們看到他們潛力的同時也增強了自信心。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革新,原本單項的學術教育已經不足以支撐孩子們在這個時代收穫成功,多元的,趣味性的,有啟迪意義的教育方式才是發展方向,這一點新加坡的中小學非常值得讚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