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在即,重讀李光耀

2020年06月30日   •   9234次閱讀

2019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非國家)

因此,新加坡營造了一個高度親商的環境,對於跨國公司和他們的高管來說,在新加坡做生意和工作生活確實是近乎人間天堂,幾乎不可能更好。

國家富起來了,還要讓百姓的生活也好起來。

所以李光耀建立了兩個無論在他身前還是身後,都將惠及新加坡世世代代的民生制度,那就是和組屋和中央公積金」制度。

住房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滿足了群眾的基本需求,才能建立國家發展的根基。

1959年李光耀執政之後,馬上提出了公共住房計劃,成立了建屋發展局(HDB),讓大部分新加坡人都可以住進他們興建的組屋。這個就是新加坡著名的「居者有其屋計劃」。

執掌此項目的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融合了政府機構和開發商雙重角色,負責買地、拆遷、規劃和設計,基本上除了請承包商來建造外,負責所有事務。到80年代末就有近80%的新加坡人住上了自己購買的組屋,實現了他「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圖景。

各種補貼之下,組屋價格應該算得上合理。這使得幾乎每家每戶都可住到自己買的房子,又不必成為房奴。對於最貧困的一部分人,政府幾乎是偷偷地、免費地把他們塞在組屋的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以降低社會影響。這樣也就消滅了流浪漢。

因為管理嚴格,基本不可能靠炒房賺錢。商品房市場仍然存在,但只限於15%左右住戶,漲價也跟絕大多數人沒關係。此外,政府組屋的一個特色是按比例把不同種族的住戶分配在每一個住宅區, 打破原先不同種族仍各自聚居的社區格局。這樣可以有效地加強種族和諧,強化國民對「新加坡」的國家認同,進而維持社會穩定。

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中獨立後,李光耀完善了中央公積金制度。此制度在1955年英國殖民時期就曾設立,但那時的目的是強制國民儲蓄存款,且只有養老保障儲蓄功能。李光耀上任後,擴張到醫療、住房、教育等全方位的儲蓄。2018年,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已經排名亞洲養老制度榜首!

在這方面,李光耀自稱「社會主義者」,他認為有必要對國民收入進行適當的重新分配,在教育、住房和公共衛生方面提供津貼,照顧弱小群體,「以抵消自由市場競爭下出現的極端後果」。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是全世界政府最清廉,社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這一切,也要歸功於李光耀。

在李光耀的領導下,人民行動黨保持了絕對清廉。

因為高薪制度讓政府官員不想貪;因為李光耀的鐵腕反腐讓官員不敢貪;因為深入人心的反貪文化讓官員不恥貪,李光耀實現「三不」之法將新加坡反貪工作推向了極致。

於此同時,從上世紀70年代起,新加坡執政黨開始從黨外人士、甚至反對黨中的精英人群中挑選人才,定向培養。四十年來,人民行動黨為了維持新加坡制度的良好運作,一直嘗試著更大程度的開放。學法律出身的李光耀為新加坡留下了一套很好的制度和系統,包括財產公示,他作為領導人就親身示範。

李光耀主張嚴刑峻法,讓新加坡成為犯罪率世界最低,安全程度最高的國家。

漫步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人們看不到身穿制服的「執法員」和「協管員」。但無論是人頭攢動的商業中心,還是僻靜冷清的社區小巷,沒有人隨地吐痰,沒有人亂扔廢物,就連街頭的攤販也都自覺地把周圍收拾得乾乾淨淨,地面上看不到垃圾。公共場所無人違反禁止吸菸的禁令,交通要道也無人不顧交通指示隨意穿行。

古人云:「治亂世用重典。」由於執法嚴格,處罰嚴厲,新加坡一直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當地99%的人也都感覺到生活在這裡很安全。

在文化方面,李光耀堅定不移地推廣華語。當中國來的朋友,在街上能夠暢通無阻地用中文與大部分店主交流時,還要感謝李總理當年的努力。

上世紀90年代,兩部以底層小人物為主角的新加坡電視劇風行一時,因為採用了不規範的中英文台詞,受到李光耀的關注。最終在當時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的「建議」下,英語劇的主人公去學習班補習英語,中文劇則重新配音,刪去所有夾雜了方言的台詞。

「我們如果說的是除了新加坡人以外沒有人能聽得懂的新加坡式華語,好像說『暗語』那樣,有什麼意思?有什麼價值?」

李光耀堅定於自己的意見,並且對是否應該將之推廣到整個國家毫不遲疑,「我們當然要凈化華語,要學一種能讓13億多中國人以及全世界都聽得懂的華語。」

如今,新加坡將近30%的高中畢業生可以進入公立大學學習,比例基本與多數最已開發國家相近。其餘的也大多可以升入新加坡的5所理工學院(Polytechnic)和三所工藝教育學院(ITE College)。新加坡的大學教育可謂完全融入了英語世界,而且絕大多數本科生都有出國交換學習半年的機會。

於此同時,新加坡可謂找到了一條平衡精英與大眾教育的道路。

儘管在教育普及方面成就斐然,他們仍然極其重視和崇尚精英教育。跟中國人一樣,新加坡人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誨在華人心中根深蒂固。

新加坡有一套獨特的「天才教育」制度,就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物色、選拔、培養「小天才」。新加坡成績最好的學生,基本上不會在國內讀大學而是像李光耀家族一樣直接進入英國牛津劍橋或美國的「藤校」,而新加坡最優秀的大學本科生也基本上會到這些學校讀研究生。

除此之外,李光耀還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李光耀自1959年出任總理至2012年一共官式出訪304次,到過8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十分之一的外訪都是前往中國。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上台後,李光耀與鄧維持極佳之私人關係,許多建言被鄧慎重深思考慮。以至於後來中國大陸施行改革開放之後的國策,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新加坡的影響。

2018年12月18日,在中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李光耀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作為唯一獲獎的東南亞國家政治人物,他獲中國官方評價為,「推動新加坡深度參與改革開放進程的政治家」。

從1959年擔任新加坡總理,到1990年卸任總理,轉任內閣資政,再到2011年徹底淡出政壇,他成為民主政治世界中執政時間最長的總理。

即便他的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李光耀將一個資源匱乏的城邦國家建設成了比英國、美國甚至挪威都擁有更高物質水平的國家。

寥寥文章道不盡李光耀執掌新加坡長達半個世紀的偉大成就,如果真的要簡短地總吉他的一生,或許引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對他的評價最為合適:

「他是一位真正的歷史巨人、現代新加坡之父、亞洲事務的偉大戰略家,李光耀將被後代人世代銘記。」

03.

相濡以沫一甲子

在眾人的眼中,李光耀的形象一直是嚴肅的,不怒自威的領袖。但那些人中,不包括他最愛的妻子。

自2008年起,因為兩度中風,李光耀的妻子柯玉芝臥病在床。她不能言語,無法動彈,唯神智清醒。每天,李光耀都會花上幾個小時陪她說話。有時跟她聊聊工作,有時為她讀讀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或者是簡·奧斯汀的小說。那都是她的最愛。

多年前,還未改名的哈利·光耀·李習慣了自己在學校中成績斐然的狀態。然而進入高中的第一學期,他發現自己在英文和經濟上都落後了——「落在一個叫柯玉芝的小姐後面,她是這所男校唯一的女生,校長叫她頒獎給我。」

他們在新加坡淪陷時墜入愛河,並在戰後相約考取劍橋大學,最終於1947年冬天在莎士比亞的故鄉註冊結婚,沒有告知父母。李光耀回憶,自己最初只是「在前萊佛士學院的教育被中斷的年輕人」,她的父母並不看好他,但妻子對李光耀有信心。

相濡以沫一甲子後,柯玉芝離世。

葬禮上,李光耀在妻子生前最愛的巴赫樂曲伴奏下,將一支紅玫瑰放入其棺中,接著把手貼在嘴唇上,再用它輕撫她的臉頰和額頭,然後再以其貼上自己嘴唇。

「在安靜的時刻,我會重溫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我們是幸福的。」

他在寫給妻子的悼詞中說:

「……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當他宣布隱退時,《外交政策》雜誌曾試圖為其政治生涯下一個結論:

「新加坡向世人證明了,即使沒有西方式的民主,國家也同樣可以有擔當,政府永遠都存在,對公民有求必應。」

但他們不覺得會有第二個國家能達到新加坡那樣的效率,這一切都是因為李光耀——再難有一個當代領導人,像他那樣自律,同時又有如他一般推行紀律的決心。

04. 讓「神」安息

2015年3月23,李光耀逝世,享年91歲,同月29日,新加坡為他舉行國葬。

李光耀逝世一周年之際,新加坡各地從本月起舉辦100多場活動,包括追思會、詩歌朗誦、植樹和健走,緬懷這位「國父」。

2016年3月21日,新加坡《海峽時報》頭版刊登一篇文章,題為《我們的父親,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旗幟》,配圖是一幅近兩人高的李光耀畫像,由110名青年用4877塊代表新加坡國旗紅白兩色的橡皮擦拼成。

對此,李光耀的女兒,李瑋玲在社交網站個人主頁上發表日誌說,這一活動「用心良苦」,「卻令我畏縮」。她相信父親如果在世,會反對這種「英雄式膜拜」。

李瑋玲強調,李光耀「堅決反對個人崇拜和任何任人唯親的跡象」。

「任何崇拜行為都可能導致反作用,使下一代新加坡人以為我父親做事的動機是為了名利或創建一個朝代。」

或許,我們應當留出一些空間,讓一些覺得去年父親去世後的活動不足以表達敬意的人抒發他們的情感,」李瑋玲說,「但紀念李光耀的更好方式,是我們一起為了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福祉而努力工作。」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前總理吳作棟贊同李瑋玲的看法。

「我跟李光耀認識有40年左右,我清楚他的情感……他會更願意我們思考他的價值觀,思索他為新加坡作的貢獻,為今後建設新加坡奠定基礎。」

吳作棟在參加一場紀念活動時說,他也不贊成人們用高調的方式紀念李光耀。李光耀生前一直放眼未來,希望生活一如往常,「實際上,他希望自己百年之後新加坡人的生活變得更好。這是紀念他的最好方式。」

時任國會議長,現任新加坡總統的哈莉瑪則認為,正在進行的眾多紀念活動並不是要給李光耀唱讚歌。她說,今年是李光耀逝世一周年,考慮到李光耀逝世給國家帶來的巨大悲痛,這些活動有助於撫平人們的心靈。

她表示,如果年年舉辦紀念活動,或者活動旨在展示對李光耀的崇拜,把他請上神壇,「那的確過頭了」。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