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顛覆了國際旅遊,對沒有龐大國內市場的國家而言,衝擊尤其大。新加坡必須採納風險管理模式,而非消除風險的做法以求存。
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在旅遊會展活動
TravelRevive開幕典禮上致辭時說:「我們不像很多國家,閉關鎖國不是個選項,因為我們沒有龐大的本地人口或國內市場去支撐我們的旅遊領域。
「我們總不能期望隔絕所有風險,學習如何管理風險因而是個比較有效的做法。這也對我們有益,因為我們不知道下個危機何時會發生,或下個會影響航空旅遊的病毒是什麼。」
他指出,疫情前,數碼科技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推動旅遊業,包括會展與獎勵旅遊(MICE)領域做出改變。疫情除了加快這步伐,還添加第三個動力。「誰能以更快更好的方式保障訪客健康,將有競爭優勢。」
新加坡意識到這一點,也有意成為這方面的領導者之一。陳振聲說:「我們沒有在等疫苗的推行,也沒有在等疫情過去。反而,我們現在已在搭建基礎,也已踏上重塑這個行業的旅程。」
陳振聲說,所採取的措施要有突破性發展,為業界設立新標準、引入新業者,開發新的休閒、會展和商業等體驗。

貿工部長陳振聲(左二)說:「我們不像很多國家,閉關鎖國不是個選項,因為我們沒有龐大的本地人口或國內市場去支撐我們的旅遊領域。」(海峽時報)
由新加坡旅遊局和ITB亞洲承辦的TravelRevive是疫情下,亞太區首個實體國際旅遊會展。兩天活動將吸引近1000人到現場,包括65名來自14個國家的代表。
為確保海外代表能順利到訪,我國也試行了讓符合條件的MICE旅客以冠病檢測,取代居家通知。
活動現場採取了系列安全措施,保障與會者安全。這包括將與會者分成不同群組,各組之間避免交流;分批參觀展廳,每個時段長約一個半小時;鼓勵與會者和參展商通過活動應用預約會面時間;在展亭設立隔屏,減少近距離接觸等。
此次會展有36個參展商,展廳也設有36個「會議艙」,方便參展商和與會者進行深入面談。 被詢及為何沒有要求所有與會者入場前都接受快速抗原檢測,旅遊局體驗發展司展覽與會議執行署長潘政志說,衛生部正同旅遊局和不同機構緊密合作,在不同商業活動測試不同的檢測方案,而TravelRevive也將試行不同的檢測做法。
「你若來自其他國家,活動首日一定須接受檢測,我們第二天會讓更多與會者,包括本地人參與。我們也在檢測一些MICE主辦方,讓他們熟悉這類測試。」
另外,海外代表也有機會參加一些旅遊行程,包括到訪私人博物館和傳統奎籠漁場等。
阿聯旅遊網站Musafir.com創辦人之一加多亞(Sachin Gadoya)受旅遊局邀請參加此次會展,上個星期天從杜拜飛抵我國。
他說:「對生意人而言,時間最寶貴,因此很高興只要通過檢測,就不用隔離,否則我應該不會出席……親眼看到和體會到會展操作和新加坡的旅遊行程後,才能更好擬定商業方案,此次行程收穫不少。活動的安全措施令人滿意。」
記者:鄧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