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74歲獨居伯下巴士不慎摔倒入院,雖擁有三房式組屋卻不敢回家,主動要求入住療養院,且所幸在醫護團隊的精心照看下,老人家經過半年多後恢復自理能力,並於今年初回到熟悉的家。
去年6月,蔡清安如常搭乘巴士到社區附近走走,不料下車時突發右腿無力摔倒,被送往樟宜綜合醫院治療。儘管沒有骨折,但由於肌肉無力需坐輪椅。
《新明日報》報導,蔡清安雖然在勿洛擁一個三房式單位,但由於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已相繼辭世,孑然一身的蔡清安不禁害怕回到空無一人的屋子。

蔡清安活躍於社區活動,平時在家也會打掃住家,看報紙,看電視來打發時間。
於是,當資深醫療社工陶佩玲在醫院探望蔡清安時,蔡清安主動向她要求入住療養院。
陶佩玲坦言對於老人家的決定,一度感到驚訝。
「我告訴他,療養院需要跟別的住戶一起住,沒有在自己家中那麼自由。不過,那時候他坐輪椅,走路還不是很穩,家裡也沒有人照看他,所以我們幫助他入住療養院。」
蔡清安入住了職總保健療養院(芽籠東)的六人房,由資深醫療社工、高級職業治療師和高級物理治療師組成的約五人醫護團隊照看,幫助他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高級物理治療師馬艾艾告訴記者,蔡清安每周需進行3次物理治療,但他展現出強大的意志力,幾乎每天都會積極運動,他雙腿無力的情況在一兩個月後慢慢好轉。

蔡清安在療養院休養六七個月後,經醫護團隊評估已恢復自理能力。(莊耿聞攝)
入住療養院約兩個月,蔡清安開始懷念社區生活和住家,於是詢問陶佩玲:「佩玲,我可以回家住嗎?」
陶佩玲說,療養院會盡力實現住戶晚年的願望,但前提是確保蔡清安具備獨自生活的自理能力,住家環境適合居住,以及重新為他與社工和社區資源取得聯繫,確保他在社區依舊能夠持續獲得良好的照看。
在長達超過半年的時間,蔡清安不僅要復健,高級職業治療師周曉佳也幫助他重新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如廁更衣,更重要的是,確保他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足以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