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金融服務需求,花旗銀行計劃於10月12日關閉新加坡裕廊港21號的裕廊東分行,以及同址的CPF裕廊大樓內的花旗黃金中心,這也是其在新加坡的最後一家分行。該決策標誌著花旗銀行在新加坡業務模式的重大轉變,從傳統的實體銀行服務轉向更加注重在線客戶服務,並在其財富中心為富裕客戶提供專業的財富管理建議。

圖源:CNA
隨著裕廊東分行的關閉,該地點的所有自動櫃員機、現金存款機和快速支票存款服務將停止運營,但花旗銀行在新加坡的其他地點將繼續為客戶提供這些便利服務。新加坡花旗銀行執行長布蘭登·卡尼透露,銀行計劃逐步關閉其剩餘的分行,因為這些分行主要處理的交易,如現金存款,相對簡單,可以通過其他渠道完成。
撤銷營業點的服務可在線上辦理
花旗新加坡發言人Carney表示,關閉最後一家分行是銀行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將實體分行從交易型分行轉變為三個財富管理中心。Carney指出:「我們已經投資了數字銀行基礎設施,現在幾乎所有日常交易都可以通過花旗移動應用程式完成。」據統計,只有2%的交易需要客戶親自到分行進行。
儘管如此,花旗銀行仍然重視為客戶提供面對面的服務。客戶可以訪問銀行的財富中心,享受一系列個性化服務,包括開設和關閉聯名帳戶、初級帳戶,為逝者關閉帳戶,以及進行永久授權書的客戶證明等。
花旗目前在新加坡設有三個財富中心,新加坡是全球四大財富中心之一,其他三個分別位於中國香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倫敦。

圖源:FACEBOOK
花旗銀行在2020年12月在烏節路268號開設了旗艦財富中心,隨後於2023年12月在Parkway Parade和2024年初在荷蘭村推出了新的財富中心。這些中心主要服務於資產至少為25萬美元的Citigold客戶和擁有15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的Citigold私人客戶,Carney指出,財富中心為客戶和客戶經理提供了討論投資組合的空間,同時也利用了產品專家的專業知識。
花旗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Carney先生表示,現在大多數基本交易都是通過銀行的應用程式完成的,近90%的客戶每月都會使用該平台。這一數據反映出客戶對數字化金融服務的接受度和依賴度正在不斷上升。
花旗是新加坡最大的外資銀行之一
花旗銀行自1902年開始在新加坡開展業務,其第一家分行位於太子街1號。作為新加坡最大的外資銀行之一和亞洲重要的財富管理公司,花旗銀行一直在積極拓展其在新加坡的財富管理業務。2023年初,花旗銀行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到2025年將新加坡的管理資產增加兩倍,並將財富客戶群擴大2.5倍。

圖源:FACEBOOK
花旗銀行在新加坡的信用卡業務也非常活躍,是該地區主要的信用卡發行商之一。據統計,在新加坡,每1美元的卡消費中約有5美元是通過Citi產品支付的。這一數據體現了花旗銀行在新加坡金融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花旗銀行關閉其在新加坡的最後一家分行,不僅是其業務模式轉型的體現,也是其對未來金融服務趨勢的響應。通過加強在線服務和財富管理中心的建立,花旗銀行將繼續為新加坡的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同時在全球財富管理市場中保持其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