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金融服务需求,花旗银行计划于10月12日关闭新加坡裕廊港21号的裕廊东分行,以及同址的CPF裕廊大楼内的花旗黄金中心,这也是其在新加坡的最后一家分行。该决策标志着花旗银行在新加坡业务模式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实体银行服务转向更加注重在线客户服务,并在其财富中心为富裕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建议。

图源:CNA
随着裕廊东分行的关闭,该地点的所有自动柜员机、现金存款机和快速支票存款服务将停止运营,但花旗银行在新加坡的其他地点将继续为客户提供这些便利服务。新加坡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布兰登·卡尼透露,银行计划逐步关闭其剩余的分行,因为这些分行主要处理的交易,如现金存款,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完成。
撤销营业点的服务可在线上办理
花旗新加坡发言人Carney表示,关闭最后一家分行是银行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将实体分行从交易型分行转变为三个财富管理中心。Carney指出:“我们已经投资了数字银行基础设施,现在几乎所有日常交易都可以通过花旗移动应用程序完成。”据统计,只有2%的交易需要客户亲自到分行进行。
尽管如此,花旗银行仍然重视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客户可以访问银行的财富中心,享受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包括开设和关闭联名账户、初级账户,为逝者关闭账户,以及进行永久授权书的客户证明等。
花旗目前在新加坡设有三个财富中心,新加坡是全球四大财富中心之一,其他三个分别位于中国香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伦敦。

图源:FACEBOOK
花旗银行在2020年12月在乌节路268号开设了旗舰财富中心,随后于2023年12月在Parkway Parade和2024年初在荷兰村推出了新的财富中心。这些中心主要服务于资产至少为25万美元的Citigold客户和拥有15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Citigold私人客户,Carney指出,财富中心为客户和客户经理提供了讨论投资组合的空间,同时也利用了产品专家的专业知识。
花旗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Carney先生表示,现在大多数基本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的应用程序完成的,近90%的客户每月都会使用该平台。这一数据反映出客户对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接受度和依赖度正在不断上升。
花旗是新加坡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
花旗银行自1902年开始在新加坡开展业务,其第一家分行位于太子街1号。作为新加坡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和亚洲重要的财富管理公司,花旗银行一直在积极拓展其在新加坡的财富管理业务。2023年初,花旗银行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到2025年将新加坡的管理资产增加两倍,并将财富客户群扩大2.5倍。

图源:FACEBOOK
花旗银行在新加坡的信用卡业务也非常活跃,是该地区主要的信用卡发行商之一。据统计,在新加坡,每1美元的卡消费中约有5美元是通过Citi产品支付的。这一数据体现了花旗银行在新加坡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花旗银行关闭其在新加坡的最后一家分行,不仅是其业务模式转型的体现,也是其对未来金融服务趋势的响应。通过加强在线服务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建立,花旗银行将继续为新加坡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在全球财富管理市场中保持其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