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教育體系一直備受全球矚目,多年來穩居國際教育排名前列。
在最新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新加坡15歲學生無論在創意思維、閱讀和數理測試都排名全球第一;
2024年國際文憑高中課程(簡稱IB),考試滿分為45分,我國考生平均考獲38.4分,高於全球的29.2平均得分。全球共有1766名考生取得4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過半是新加坡考生,共有844人;
在2024年的QS亞洲大學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保持第三和第四的位置。
成人技能退化的早期跡象
弔詭的是,我們在起跑線上領先,卻未能將這份優勢保持到終點。
經合組織12月10日公布國際成人技能評估調查(簡稱PIAAC),比起其他國家,新加坡人技能減退的跡象在更早的年齡段顯現。
多數國家的成人在35歲之後,閱讀理解能力才有減退現象,但新加坡、匈牙利、韓國、立陶宛、波蘭和斯洛伐克,退化現象在35歲前的年齡段就顯現。
成人能力評估著重於長期的調查,因為每10年左右才做一個完整的周期,上一輪調查於2014年至2015年進行,這是新加坡是第二次參加評估。
在這次調查中,年齡介於35歲至44歲的新加坡人閱讀理解能力的得分比上一輪的調查(2014至2015年)低了21分。55歲至65歲的新加坡人表現也比上一輪差,掉了16分。
令人擔憂的是,27歲至34歲的新加坡人得分較上一輪19歲至26歲的新加坡人低了9分,顯示出新加坡成人隨著年齡增長,技能出現下降的趨勢。
儘管這項調查並非跟蹤同一群體的技能變化,但其結果仍反映了新加坡在成人教育和技能維持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11月14日發布2024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新加坡在高管對人才庫的國際經驗認可度(第二)、員工培訓的質量和可獲得性(第四)。(聯合早報)
總體來看,閱讀理解方面,新加坡取得255分,低於經合組織國平均的260分,也比上一輪的258分略低。
年齡較大的新加坡人與年輕人的水平差距大,55歲至65歲者在閱讀理解能力的得分,比25歲至34歲者低了61分,這個差距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平均的30分大。
這比上一輪調查反映的66分差距稍微縮小,當時的差距也比經合組織平均的29分更大。總體來說,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和向其他先進國家學習的空間。
約5000名16歲至65歲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於2022年至2023年之間參與這項抽樣調查。
這項評估主要針對三個領域的成人技能進行評估:閱讀理解、計算,以及應變解題的測試。
這三種技能是發展高等級認知能力的基礎,屬於信息處理的主要技能,也是個人參與社會與經濟繁榮發展所需的技能,因此視為與時俱進、掌握新技能的關鍵能力。
閱讀理解能有減退原因
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指出,報告反映的現象可能基於三個原因:
代際效應(cohort effect),較年輕群體接受更好教育,以致各年齡層表現有落差;
與求學時期相比,以上技能在工作場所和日常生活的運用可能較少且要求較低,導致技能隨之減退;
人們踏入職場後,具備的技能可能已不適用,不足以應付新需求。
教育部長陳振聲發貼文說,
我國在閱讀理解和計算能力的排名有所提升,「但我們不可以自滿,應繼續提升技能,防止技能水平隨時間推移下降,以便在完成正規教育後保持與時俱進。唯有這麼做,人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取得成功。政府將繼續提供培訓機會,支持人民提升技能。」
https://www.facebook.com/ChanChunSing.SG/posts/pfbid0N4zhHf9AJZJdj6jPtPKQv1ysraei2en21Bc42CxAJz1R9XYhHvxr3xbcj8kQ9SyLl
南洋理工大學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陳聖馨博士接受《聯合早報》則說,
34歲之後的年齡段下降幅度更大,其中原因可能是職場一些領域不太強調閱讀理解思維類任務,人們因少用而能力退化;另外,英文不是一些人在職場的主要用語。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人更傾向於通過社交媒體和短視頻獲取信息,傳統的閱讀習慣逐漸消失。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閱讀任務中,閱讀能力的下降尤為明顯。
就這份調查的結果,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實踐型副教授何偉倫在《亞洲新聞台》撰文指出,考慮到許多老一輩新加坡人不像今天的年輕人那樣享有良好教育,他們的表現不如國際同齡人不足為奇。
他認為,年紀較大的新加坡人與年輕人的水平差距有所縮小,是因為閱讀能力相對較強的年輕人進入了勞動力市場,而程度相對較低的老年人退休了。
他說,成人的閱讀能力是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的必要基礎,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更是工人保持就業的關鍵。
在新加坡,讀寫能力似乎從27歲到34歲就開始下降。處於這個年齡段和下一個年齡段的受訪者讀寫能力下降令人擔憂,因為他們的年齡跨度正是黃金工作年齡,是為經濟和社會做出顯著貢獻的時段。
這對新加坡勞動力和經濟的競爭力都有影響,因為人力資本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資源。
調查表明,各個年齡段的人,即使是處於職業生涯初期的人,也需要持續學習並運用自己的技能,以保持熟練度。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出技能創前程進階計劃,幫助40歲及以上、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新加坡人,進行實質性的技能提升和再培訓,以保持競爭力和就業能力。
我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是國家最重要的資源,這個資源還必須不斷增值才能跟得上科技與技術的發展步伐。
新加坡的教育成就值得自豪,但成人技能的退化現象也提醒我們,教育的提升不僅僅是通過教育制度,更要通過持續的職業生涯學習和技能提升來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