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兩年一度的人民行動黨大會上宣布,若一切順利,將在明年11月行動黨慶祝成立70周年前,交棒給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據了解,新加坡下一屆大選最遲在2025年11月舉行。在大選前交棒黃循財,意味著他要帶領人民行動黨贏得國會大選,在全民支持下帶領國家前進,這也有利於穩定民心。

新加坡總理的競爭人選,從「第三世代」原副總理尚達曼,到主動退出競選的副總理王瑞傑,再到軍隊出身的教育部長陳振聲、交通部長王乙康和國家發展部長李智升等人,黃循財無疑是一匹最終出線的黑馬。他出身於普通家庭,童年就讀在鄰里學校,接受的是非精英教育。他的政壇根基不厚,為公務員出身,直到2011年當選為國會議員才轉型為政治人物。從之前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舉世矚目,他緣何接過李顯龍手裡這一棒,成為下一屆領導班子的領頭羊?
真正被公眾所廣泛熟知,要追溯到2021年他作為新冠肺炎疫情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聯席主席,推行同時保障民眾生命和生計的政策,新加坡成為少數幾個平穩度過疫情危機的國家之一。疫情期間多次公開露面,贏得民心的同時也證明了他較強的行政能力。黃循財這一新星能夠冉冉升起,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次接力或有望吸引一批傳統上不太關注政治的新加坡選民群體,而他帶有的非精英化學歷背景也側面傳達一個出積極的信號,成績並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

接地氣而富有人情味的人格魅力令他贏得公眾共情。「書蟲、吉他手和愛狗人士」黃循財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如是介紹。不同於精英政客的冷酷氣質,他溫柔親民,更像是個普通人,他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在小販中心吃飯,和小動物微笑握手互動的畫面;他熱愛吉他,這也是他選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原因,甚至還曾在街頭彈吉他賣藝;他感性坦率,談到前線疫情工作者的付出時他哽咽近三分鐘,淚灑國會,令民眾深深動容。
多部門輪崗的歷練令他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不同於競爭總理之位的其他候選人,他年輕又得民心,擁有更長的跑道,可以幫助新加坡邁入下一個建國階段;他眾望所歸,在19位內閣部長中以15票的壓倒性優勢平息爭議。從2005年擔任李顯龍的私人秘書而深獲總理賞識和信任後步入政壇高層,到2011年其團隊獲得66.6%的支持率而以此為轉折先後在至少八個部門擔任領導職務,成為重點培養對象,他一步步邁向政治高峰。
在明確總理接班人的身份後,黃循財稱,自己的執政理念是想要建立「一個讓每個人都感到被接受和被重視的家園,無論他們的背景或地位如何,都能得到平等和尊重的對待」。他曾在採訪中表示,他認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服務型的領導者。」有專家預計黃循財有可能在涉及公民福利和族群、宗教、性別歧視等方面的政策上做出小幅度調整。
在下一屆大選前,新加坡國內國際形勢仍十分嚴峻。一方面,移民與社會公平性問題成為人民行動黨和反對黨競爭的矛盾點。另一方面,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如何確立新加坡的外交戰略,也是其領導國家所面對的重要課題。這些都無疑考驗著黃循財的領導才能和斡旋智慧。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