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組屋租金上漲快 榜鵝兀蘭盛港漲幅最大

本地鄰里組屋區的租金激增,當中又數榜鵝、兀蘭和盛港的漲幅最大。(圖:CNA)
過去近兩年半來,本地組屋租金屢創新高,有些地區的漲幅高達近50%,其中鄰里組屋區的租金激增,當中又數榜鵝、兀蘭和盛港的漲幅最大。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受訪的業界人士表示,組屋租金在冠病疫情暴發後的十個季度內飆升,箇中原因包括疫情導致預購組屋工程延誤、邊境重開、組屋轉售交易量高漲導致組屋供應緊縮。
建屋局的數據顯示,一些鄰里組屋的月租中位數今年第三季創下新高。
其中榜鵝的五房式組屋漲幅最大,與2020年第一季相比,榜鵝的五房式組屋租金達到每月2800元,漲幅高達47.4%。兀蘭排在第二位,五房式組屋租金漲幅達44.4%;盛港的五房式組屋漲幅為43.6%,位居第三。
業界人士表示,由於很多公司鼓勵員工在家辦公,許多租戶因此搬離市中心,轉租面積較大的鄰里組屋。博納產業(PropNex Realty) 研究及內容主管黃秀瑩也指出,不少鄰里組屋正好過了最低居住年限(MOP),這意味著屋主可以把房屋租出去。她說,鄰里組屋的設施有所改善,加上湯申-東海岸地鐵線分階段通車,也使租戶更願意到鄰里租房。
One Global Group的高級分析員Mohan Sandrasegeran同意這個觀點並表示,那些脫售了房產正在等候新單位的屋主也增加了鄰里租賃市場的需求。他說,另一方面,房東會把增加的成本,如更高的房貸利率和通貨膨脹等加在租戶身上,因此推高租金。
四房式組屋租金的增長則介於13%至47.4%,同樣的,榜鵝、兀蘭和盛港是增幅最大的三個鄰里。
黃秀瑩表示,私宅和預購組屋工程延誤是導致租賃市場活躍的原因之一。另外,有些組屋提升者為了避免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而提早賣掉組屋,也增加了租房需求。
至於三房式組屋方面,租金也有所增加。業界分析員表示,邊境重開後,很多外籍工作人士回到本地,推高了需求。此外,有些薪金較低的外籍員工因擔心失去工作,一直留在本地,也一直在租房。還有薪金被減的外籍員工需要找面積更小、更偏遠的房子,因此後港、兀蘭和裕廊西的組屋單位頗受歡迎。
分析人員認為,本地租金將一直上漲,至少到今年底。至於明年租金走向如何,他們認為要看幾個因素,包括脫售私宅後業主需等上15個月才能購買轉售組屋的新措施、推出市場的新組屋單位數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