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之旅配套」涵蓋職業發展與技能培訓這兩個框架,目的是支持特需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檔案照)
文 / 胡潔梅
(早報訊)教育部為特需學校教師制定職業發展與技能培訓這兩項新框架,旨在為教師提供統一且有規劃的職業發展與培訓,提升特需教育的整體素質。 教師可往教學或領導職位發展,在技能培訓框架下也會接受所需技能的培訓。
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9月2日)在線上教師節慶祝活動上宣布推出「卓越之旅配套」(Journeys Package)。配套涵蓋職業發展與技能培訓這兩個框架,目的是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
根據教育部為檢討特需教育人力發展計劃所做的一項調查,個別特需學校的職業發展標準不同,教師也反映應有更清楚的工作範圍與職責。除了社會服務機構,超過七成教師參與這項調查。
本地有19所由社會服務機構開辦的特需學校,聘有約1550名教師。
新的職業發展框架列出教學或領導職位的發展路線,教師可擢升為高級教師、主導教師,教師也可往部門主任、學校領導等職位發展。
技能培訓框架則制定教師得掌握的技能,其中九個基本項目包括教學法與課程、協作技巧、策略領導能力等是所有教師須掌握的。其他技能根據教師所教導的學生而異,針對自閉症、智障、失聰學生等教學需求。
隨著教師專業有所提升,教育部預計接下來可吸引更多人從事特需教育,因此也會定期檢討教師薪水,確保市場競爭力。
另一方面,從2022年起,特需教育專業文憑課程的時長從九個月延長到12個月。新入行的教師會先到學校教學六至12個月,吸取一些實際經驗後才受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