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農」狂,居家種子追加40萬套、校園化身農家樂!
最近,新加坡的興農國策是大徹大悟、大開大合...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推出免費送蔬菜種子的計劃反應熱烈,不到兩天就收到25萬份申請,當局決定追加送出共40萬個種子配套,送完為止。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食用園藝計劃(Gardening with Edibles),鼓勵在家中栽種可食用植物,通過多加接觸綠色植物鬆懈身心。
領取也相當簡單,前往公園局網站申請免費的種子配套,每戶家庭限申請一次。
由於計劃的反應非常熱烈,所收到的25萬份申請,數量已遠超出原定供應給這個計劃的15萬個種子配套。
公園居決定將送出的種子配套總數追加至40萬個,申請一旦額滿40萬個,就會停止開放申請。

(圖:來源自網絡)
如果說食用園藝計劃是星星之火...
那農家樂就稱得上是九大行星了!
社會企業City Sprouts去年5月租下達善中學位於亨德申路舊校舍的部分土地,把它改造成名為Sprout Hub的社區農場,今年1月投入運作。如今,36個溫室已租出約六七成,每個溫室月租幾百元。租用者有些是因喜歡耕作,有些則是想要測試新的農耕科技。
在達善中學的舊校舍內,過去[關鍵詞屏蔽]的草場、舉行升旗禮的廣場和禮堂,如今已搖身變成社區農耕空間。
戶外場地現在蓋了36個溫室,讓有意測試農業科技,或是喜歡耕作的公眾租用,接下來禮堂的室內空間還將設立高科技草莓種植區。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土地有限,政府近年來推陳出新開闢另類農地,以助推動新加坡的「30·30願景」,即到了2030年,生產的農產品能滿足國人30%的營養需求。
另類農地包括組屋多層停車場頂樓、舊校舍和舊監獄等。
雖然農場走的不是量產路線,不過讓公眾知道農作物的種植過程,進而引發他們對食物來源的興趣,或許能讓他們更支持本地的農產品。
這是真正的城市農耕,平日都有各自的工作,但因為熱愛耕作所以聚集。
...
成市農民不久後或許真會成為在新加坡成為一個新型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