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節是新加坡的法定假期之一,在新加坡稱為「Hari Raya Aidilfitri」或「Hari Raya Puasa」,標誌著回教徒齋戒月結束。今年的開齋節是4月10日。

新加坡是多種族、多宗教信仰的國家,三大種族之一的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
齋月被認為是伊斯蘭教徒最神聖的一個月,也稱為齋戒月。齋戒月為期30天左右,回教徒在這段期間從日出至日落嚴格禁食,不吃飯不喝水,克制私慾、自省懺悔贖罪,也激發對貧困者的同理心。
換句話說,在這齋戒的30天當中,只有在太陽升起之前和日落之後,回教徒們才能喝水進食。同時,虔誠的回教徒們在這個月里,將大部分時間用來敬拜、行善舉、施憐憫。
01 傳統習俗
01 開齋節亮燈和芽籠士乃市集
開齋節來臨前的一個月,遊客可到芽籠士乃觀賞節慶亮燈美景。
節慶活動通常在位於巴耶利峇和友諾士地鐵站之間,沿著沈氏道(Sims Avenue)和樟宜路(Changi Road)的路段舉行。大家可親身參與其中,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

02 在喜慶氛圍中省思
在開齋節,新加坡馬來族家庭會紛紛穿上全家大小同一色系的服飾,男子身著馬來寬鬆衣褲baju Melayu,女子則穿上寬鬆及膝的上衣長裙馬來套裝baju kurung。

開齋節當天一大早,回教徒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回教堂誦讀特別禱告詞,為一天的喜慶活動拉開序幕。接著是拜訪父母——在回教徒的傳統觀念里,孩子們會在這個時候請求長輩寬恕自己在過去一年中所犯的錯誤。之後是親友互訪,歡聚一堂共享自家烹制的美味大餐。
03 色彩繽紛的文化節
開齋節期間,傳統服裝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回教徒女性往往穿上baju kurung(源自馬來半島的傳統服飾),有時還會搭配上相應的tudung(頭巾),展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情。
這些衣服通常用絲綢做成,或手工印染峇迪布料,鮮艷的顏色,活潑的款式以及上衣領口上精緻的針腳,讓這些服飾成為一道令人讚嘆的亮麗風景。

由於這些服飾在新加坡溫熱氣候中穿起來非常舒適且實用,至今仍是馬來婦女常穿的傳統服飾。
02 傳統食物
在馬來族的開齋節宴會上,有各色佳肴將讓您大飽口福,比如辣燜牛肉、咖喱雜菜(Sayur Lodeh,香濃的椰汁煮雜菜)、參巴(馬來風味辣椒醬),除此之外,還能吃到鬆軟可口的白米飯以及馬來米粽(Ketupat,一種米糕)。



(圖源網絡,侵刪)
甜點同樣具有民族特色,尤其是美味的馬來糕點「kueh」。一定要嘗嘗「ondeh-ondeh」,這種丸子口感軟糯,咬上一口,甜蜜的椰糖餡料便滿口溢香;「putu piring」是一種蒸米糕,中文名字是「嘟嘟糕」,在烹制時加入了甜甜的椰渣,清香可口。


(圖源網絡,侵刪)
03 開齋節好去處
01 芽籠士乃集市(Geylang Serai Bazaar)
開齋節集市從開齋節前一個月便開始著手準備,街頭攤檔上也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馬來商品,從糕點到服裝,還有各種甜咸美食,應有盡有。類似中國新年的年貨大集。

02 蘇丹回教堂
今年恰逢蘇丹回教堂的200周年慶典。將會有更加特別、壯觀的燈光投影來紀念這一活動,在周五至周日的晚上7:30,將會有投影投射到蘇丹清真寺的牆壁上,講述過去200年的故事。

03 甘榜格南
這是新加坡的一個特色街區,位於蘇丹回教堂旁邊。這一地區有阿拉伯街(Arab Street)和橋北路(North Bridge Road)兩條主要街道,是馬來文化的核心地帶。最近街區有藝術展,講述了甘榜格南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故事。

(圖源網絡,侵刪)
特別注意:開齋節期間,新加坡島內的部分馬來商家和餐廳會停止營業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