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者們到場為奧運選手們歡呼喝彩。(圖:沈欣穎)
為了一睹我國奧運健兒的風采, 大批支持者昨天中午聚集在實龍崗路歡呼點。 支持者受訪時都給予我國運動員最大的鼓舞,並認為運動員在這次奧運會賽事中已經盡了力,單是能夠代表國家出戰就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過,受訪公眾也認為,我國在體育項目和培養運動員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十名奧運選手所搭乘的敞篷巴士,在下午1點左右抵達實龍崗路歡呼點,支持者在中午12點左右開始湧現並聚集該處。《8視界新聞網》記者目測現場有近百人,大家手舉國旗和自製的卡板等,為經過的選手們歡呼應援。

30歲皮艇國家隊運動員黃偉成(青衣者)與同事一同到場。(圖:沈欣穎)
到場支持我國皮艇女將陳潔嫻
與同事一同到場的30歲皮艇國家隊運動員黃偉成,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他除了支持我國整組選手外,也到場支持以第23名完賽的我國皮艇女將陳潔嫻。
他坦言,我國的皮艇訓練場的環境不是最理想的,因為該處有很多大船往來。
「現在在健身房的體能方面的訓練,時間比以前好,但新加坡是個小國家,很多東西都需要跟旅客和其他國人分享,比如蓄水池越來越多人用等等,國隊的訓練會受到影響,這些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需要跟其他使用者商量。」
他也說,自己今年已沒有獲得贊助,所以需要工作, 如果要有多點錢的話,當然要多一點贊助,但要看國家決定如何去使用這些贊助。

46歲陳宜涌與一對雙胞胎女兒陳杏(右)和陳穎。(圖:沈欣穎)
應給小孩多一點機會 政府贊助更多金錢時間
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兒到場的46歲陳宜涌說,他在奧運會舉行期間,每一晚都會觀看比賽,尤其是我國水翼風箏板好手墨士廉的賽事。
17歲水翼風箏板世界冠軍的墨士廉,今天首次參與奧運會就為我國贏得奧運獎牌,在巴黎奧運水翼風箏板項目贏得一枚銅牌,成為我國第六個奧運獎牌得主,同時也是最年輕的一位。把墨士廉所得的銅牌計算在內,我國目前一共在六個奧運比賽贏得獎牌。
他認為,每一位選手都很盡力,需要跟各國選手競爭也很不容易,主要是能夠爭取到代表新加坡是很偉大的成就了。
「當然,我國還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進步,給小孩子多一點機會,政府也需要幫助贊助金錢和花更多時間。」

謝薇伶與兒子傑揚。(圖:沈欣穎)
選手們已盡力 獎牌不是最重要
國立大學法律系教授43歲謝薇伶今天也帶著七歲的兒子到場,她說,兒子很喜歡羽毛球和足球,奧運期間也看了很多賽事。
她說,覺得我國選手已經進步了很多,現在也比較多人支持我國代表,在賽事期間都會跟朋友家人激動的討論進度,一起歡呼,今年的氣氛很好。
「我認為獎牌不是最重要的,選手們已經盡力,國人會一起支持他們。」


大批支持者聚集在實龍崗路歡呼點。(圖:沈欣穎)

大批支持者聚集在實龍崗路歡呼點。(圖:沈欣穎)
運動員無足夠金錢贊助 向其他國家學習培訓
退休人士葉小姐則認為,我國運動員沒有獲得足夠的金錢贊助,也需要針對培訓方面向其他國家學習。
她也是墨士廉的支持者,最欣賞他才17歲卻擁有很強的毅力和紀律,並且為國家贏得一面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