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會三讀通過《善糧捐贈法案》,豁免符合條件捐贈者的法律責任。永續發展與環境部表示,如果捐贈食品出現任何食安問題,食品局仍有權展開調查,並採取執法行動。為更好地保障在捐贈活動中的食品安全,政府將在擬議的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中,加強食品局的監管權力。
共有17名議員在國會發言支持《善糧捐贈法案》,並提出不同建議,包括制定可捐贈食品的標準,妥當儲存和管理捐贈食品等。
官委議員蔡長春說:「應該設立指導方針,說明哪些類型的食物不應該被捐贈,這純粹是出於健康和安全原因。新加坡餐飲業協會的調查建議包括,應排除奶製品、貝類以及一般易腐爛的食物。」
馬西嶺-油池集選區議員蘇慧敏說:「近期在我國所發生的好幾宗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也讓我們深切地意識到,確保處理食品時遵守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性,這一點是身為大眾的我們,無論是捐贈者或是受益者,對此都不該掉以輕心。」
也有議員建議當局給予獎勵措施,進一步鼓勵企業和個人獻出愛心。
官委議員徐錦莉說:「政府可以考慮將免稅政策擴大到那些直接或通過中介,持續並定期捐贈剩餘食物的企業和個人。這將激勵企業將食物捐贈活動正規化,從而穩定在本地的捐贈食品供應。」
三巴旺集選區議員傅麗珊則表示:「我們需要增加各區的志願者,包括大型車輛的志願者司機,以協助收集、運送和分發捐贈食品的工作。新加坡武裝部隊也可以考慮動員一些國民服役人員參與這一過程。」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顏添寶說:「我們也要平衡新的法律框架,不能矯枉過正,如果要滿足對食物捐贈者免責的條件,而過於繁瑣,導致潛在的食物捐贈者的成分增加,反而會降低捐贈意願。」
多名議員也建議加強公眾教育、培訓義工,確保他們掌握食品安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