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島超過600名公眾合力製作藝術品 明年新加坡藝術周展出

全島公眾合力製作藝術品。(圖:人民協會)

人民協會在全島多個地點舉辦工作坊,超過600名公眾將親手製作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將在明年的新加坡藝術周展出。
這是人民協會第二次參與新加坡藝術周活動,希望讓公眾有機會接觸藝術,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融入作品中,為鄰里社區增添更多藝術氣息。
其中,馬林百列一帶的居民將使用顏色鮮艷的乙烯基材料做出不同設計,合力拚湊成一幅壁畫。東北部的居民則會用霓虹燈管來製作一幅幅藝術作品。
在惹蘭加由區,兩名本地藝術家廖雯彬和鄭錦安先帶領公眾在鄰里溜達,記錄下鄰里環境的設施、顏色等,再使用印章和貼紙將這些觀察融入作品中。
廖雯彬說,她和錦安花了兩三個月籌劃工作坊和設計成品,確保適合各年齡層參與。
「我們會走訪鄰里社區,看到的事物就拍下列印出來,讓居民剪紙,貼在作品上。比如印章的設計我們有籃球場、信箱、電梯、組屋底層的桌椅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每一位居民對鄰里社區的觀點,包括他們喜歡去的地方,喜歡的事物都呈現在藝術品里。我們會把這些作品展現出來,也會播出居民製作的音樂,將兩者結合,給前來參觀展覽的公眾聽覺和視覺上的享受。」


全島公眾合力製作藝術品。(圖:人民協會)

全島公眾合力製作藝術品。(圖:人民協會)

全島公眾合力製作藝術品。(圖:人民協會)
錦安是一名創作歌手,她也教導居民如何製作音頻,在展覽時播出。
「我走訪鄰里的時候會帶著錄音機,聽周圍的聲音,比如鳥聲,或者叔叔阿姨走過,小孩在遊樂園玩,公眾可以錄製聲音,然後把鄰里不同的聲音融入作品中。其實我們每天在鄰里走動很多次,但是並不會注意到這些聲音,比如說學生的吵鬧聲有一股力量,年長人士就比較平靜。所以我希望鼓勵大家多注意周遭事物,活在當下。」
其中一名參與工作坊的居民邱女士說,她去年剛剛搬到惹蘭加由區。她說,這次帶著兩歲的女兒參與工作坊親手製作藝術品,不僅讓她對這個社區更加熟悉,更有歸屬感,也能認識新鄰居。
八歲的安吉拉跟媽媽和外婆一起參與工作坊,她說,很高興有機會接觸藝術,為鄰里藝術作品盡一分力。
公眾合力完成的所有作品將在明年1月19日到28日新加坡藝術周期間,在全島五個地點:萬國廣場、美世界中心、港灣圖書館、淡濱尼和馬林百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