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妖節科普:印度傳統背後的神秘故事與獨特習俗

新加坡迎來一年一度的印度傳統節日——屠妖節(Diwali),也被稱為「萬燈節」或「光明節」。這是一個持續五天的盛大慶典,讓我們一起揭開其中的神秘面紗吧!
首先,屠妖節在印度歷八月(天蠍宮)里的第一個新月日舉行,通常在公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它源於古老的《羅摩衍那》故事,講述了天神下凡降魔、拯救人民的傳奇故事。屠妖節的名稱由「dīpa」(油燈)和「āvalī」(一排、一系列)組成,意為一系列的燈光,因此也被稱為燈火盛會。
這個節日在印度有著深厚的宗教意義,耆那教、興都教與錫克教都以慶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為主題。而後來,它也成為了慶祝「內心之光」的盛大活動,一些佛教信徒也參與其中。
慶祝活動通常從印度歷七月後半月的第十三天開始,持續五天。其中,第三天是真正的屠妖節日,而第四天則標誌著印度歷八月初一。整個慶典充滿了視覺、聲音、藝術和美食活動,因地區而異,呈現出多樣的風貌。
關於節日的習俗,印度人會在這段時間裡大掃除,點燃蠟燭與油燈,等待女神希拉什米的降臨。這也是送禮的好時機,人們互贈禮物,其中鍍銅的蠟燭台、彩色椰子糖等都備受歡迎。公司會暫停營業,股市則進行一小時的特別交易,作為對女神的獻禮。
屠妖節最獨特的地方之一就是人們互送「巴菲」,一種彩色椰子糖,寓意著彼此之間的祝福。家庭成員、公司同事之間穿新衣、戴珠寶,相互拜訪,分享甜食、乾果和禮物,增添了濃厚的人情味。
這個傳統的印度節日,既有深刻的歷史內涵,又充滿了歡樂和溫馨。屠妖節的故事和習俗,讓我們更加了解了這個美麗多彩的文化。期待著你們也能在這個燈火輝煌的時刻,感受到印度人民的喜慶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