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一衣帶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已有數起跨越長堤兩岸的確診病例,新馬兩國決定成立聯合工作小組,共同對抗疫情。
衛生部昨天(2月11日)發文告指出,成立工作小組是為了加強兩國在控制疫情方面的跨境合作。雙方高級衛生官員將於近期商討小組成員名單以及職責。新加坡提名衛生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擔任聯合主席。

祖基菲里(中)等馬國衛生部高官與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等官員舉行視訊對話,商討兩國如何共同應付新冠病毒疫情。(星洲日報)
文告說,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與馬來西亞衛生部長祖基菲里昨天進行視像會議,相互彙報國內的最新情況,並討論針對新冠病毒的公共衛生措施、流行病學新發現,以及臨床管理等課題。
兩國部長強調,由於新馬之間的人流量較高,因此雙方衛生官員的密切合作,及時共享信息,將對應付疫情發揮關鍵作用。
醫療政策顧問、奧緯諮詢公司管理合伙人林方源醫生受訪時指出,唯有雙方合作才能降低跨境傳播的風險,因此新馬決定共同合作是非常積極的發展。

新馬兩國部長強調,由於新馬之間的人流量較高,因此雙方衛生官員的密切合作,及時共享信息,將對應付疫情發揮關鍵作用。
「除了共享信息、更快展開追蹤接觸者,共享最佳作業方式和流程也能協助雙方團隊提高效率、避免工作重疊,將注意力放在最需要關注的地方。」
兩國人民往來密切,造成跨國病例出現。根據之前報道,一名馬國人上個月出席在新加坡君悅酒店舉行的國際會議,回國後確診,他的妹妹和岳母之後也證實受感染。馬國另外幾名確診病患,也是經由新山關卡入境的中國公民。
衛生部昨晚也證實新加坡新增兩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一名是住在柔佛新山的35歲男子,入院前在聖淘沙名勝世界賭場工作。他近期沒到過中國,5日開始出現症狀,9日送入陳篤生醫院。

其中一名確診者入院前在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賭場工作。
另一人則是39歲的孟加拉籍客工。他在6日出現症狀,並於10日確診。這名病患在小印度維拉三美路租房,入院前在實里達航空園區工作。那裡也是第42起確診病患曾工作的地方。
截至昨天中午12時,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共47起。
另外,有兩名病患昨天出院,分別是第17起和第36起。前者是47歲新加坡籍女公民,上月30日從武漢乘搭第一趟酷航包機回國。後者則是38歲的新加坡永久居民,出席過君悅酒店國際會議。

就此,康復出院者共九人,另有七名患者情況較危急,在加護病房治療。
「追蹤接觸者」(contact tracing)的工作也在進行,截至昨天中午,衛生部已找出1124名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的人,其中1021人仍在我國。衛生部已聯繫並隔離其中989人,同時繼續嘗試聯繫其餘32人。
李顯龍總理昨天在面簿貼文說,儘管不在前線對抗病毒,國人同樣也能盡一分力。他指出,鄰裡間互相關懷的行為充分展現新加坡精神。
他舉自己負責的德義區為例,指一些居民將自製的手部消毒液放在電梯內讓大家使用,榜鵝、盛港和實龍崗一帶的居民也有類似舉動。一些醫療人員則收到學生手寫的加油字條,也有學生義工輪流為須請缺席假的同學送上三餐和鼓勵。「他們展現的甘榜精神和齊心協力的態度就是新加坡人的特徵。」
李總理也相信,全國各地還有許多人默默地付出,他鼓勵大家留言分享。「就讓我們盡一分力、互相幫忙和鼓勵。我們會共同渡過這段艱難時期,變得更加強大。」
記者:李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