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舉辦了第二屆「愛上華文街舞比賽」。活動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音樂和舞蹈激發學生學習華文華語的興趣。
據悉,第二屆《愛上華文街舞比賽》迎來了新加坡本地的十所小學,以及八所中學、初級學院和高級中學參加。
比賽分為兩組進行。小學組一共有十所小學,83名學生參加。小學組冠軍由聖母聖誕聖嬰女校勝出,獲得2000元現金和獎盃一座、亞軍是勵眾小學,獲得1500元現金和獎盃一座、而季軍是偉源小學,獲得1000元現金和獎盃一座。

另一組別則有八所中學、初級學院和高級中學,一共55名學生參加。冠軍是偉源中學,獲得2500元現金和獎盃一座、亞軍是協和中學,獲得2000元現金和獎盃一座、而季軍是諾雅初級學院,獲得1500元現金和獎盃一座。
新加坡「華文大比拼」
新加坡為了推廣華文,不遺餘力。在舉行華文街舞比賽前,已有成功的先例,那就是新加坡華文大比拼。
「華文大比拼」由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與南洋女中聯辦,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聯合呈獻,並獲得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和Bugis+支持。
此前,新加坡舉辦了第八屆華文大比拼比賽。據悉,此次比賽共吸引了超過5000名中小學生上線答題,人數創下歷史最多數量。
據了解,此次比賽題目延續往年的形式,考驗學生整體的語文水平,包括中英翻譯、看圖猜成語、文學、時事,以及生活用語等。

第八屆華文大比拼比賽參賽人數創下新高
據了解,來自99所小學和73所中學的學生,在剛過去的星期五和星期六,通過網上教育平台完成了初賽。
而在具體的參與院校方面,新加坡聖希爾達小學今年有近60名小五小六生報名參賽。為協助學生為比賽做準備,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積極搜集資料,並建立了一個華文大比拼題庫,讓學生接觸更多課文以外的華文知識。
新加坡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
其實,在這一系列的推廣華文的活動中,都出現了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的身影,和組織的名稱一樣,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成立的目標就是在新加坡推廣華文。
據悉,新加坡教育部在2004年設立了「華文課程與教學法檢討委員會」,全面檢討新加坡華文教學的情況,對華文教學提出實際可行的改革建議,以提高學生對華語的興趣,並改善華文的教學法。
為了使華文教學改革能夠順利開展,新加坡教育部還特別設立了兩個委員會:華文課程與教學法指導委員會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以便全面落實報告書的建議。
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成立於2005年,其宗旨是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與應用華文的大環境、爭取華社對華文教學改革的支持以及加強學校、社區組織和媒體之間的合作。
新加坡政府積極推行華文
眾所周知,新加坡實行的是雙語教育。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同時也是一個移民國家,雖然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為了加深孩子的民族同該感,凡是主要的公共場所,除英語外都備有各民族的語言與文字。
當新加坡社會風氣整體過度崇尚西方文化時,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開始推行以「儒家運動」和「共同價值」為代表的華語運動。
某種程度上,新加坡人的認同感就來源於這種對多元種族和文化的開放包容。新加坡政府在孩子學習華文,增強民族認同感的道路上在不斷努力。
而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盛行的當下,新加坡馬六甲海峽「一港壟斷」的優勢,在逐漸地慢慢縮小。
中國作為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協國家重要合作夥伴,新時期下的協同發展,是他們一個重要的合作議題。出於經濟貿易方面的考慮因素,新加坡政府也在大力推廣華文教育。

新加坡課堂
而除了積極推動華文教材的革新外,新加坡對華語教育的重視還體現在其他的許多方面。
那麼,新加坡的華語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在新加坡,華文老師一般會採用以下方法來培養孩子們口語表達的能力:
1、鼓勵不同回應方式
新加坡的教師們會尊重和接納孩子不同的回應方式,鼓勵沒有華文基礎的孩子用表情、動作或短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2、創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
教師會經常與孩子們進行交談,話題一般是他們感興趣或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事。教師也鼓勵孩子們回家後和家人、身邊熟悉的人多用華語交談。
3、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
教師為孩子們創造自由表達的機會,引導他們體驗用華文表達的樂趣。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孩子用自己準備的一張和家人吃飯的照片或圖畫,分享與家人一同用餐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