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多人把用過的物品送去回收。受訪業者觀察,農曆新年期間,回收量暴增約一倍。有業者鼓勵公眾,需養成先考慮再購買的習慣,以減少浪費。
電器行老闆楊隆成一年半來,每個星期有至少四天會把店裡的可回收物,拿到在兀蘭一帶的回收箱回收,然後可換取回收獎勵金。
回收箱使用者楊隆成說:「有時候人家電器拿來我們不會修,我們就丟咯,紙皮,我們每天有紙皮、紙箱都會丟。」
其中一家回收業者表示,環保意識提高,更多人願意把物品回收,每年的用戶增長約兩、三成。
回收業者商業拓展部劉嘉慧說:「通常農曆新年的前兩個月,我們都會觀察到回收量。所以今年和全年相比,我們的回收量增長多過50%。」
酷品環保組織創辦人暢李薇說:「我們有470個黃色回收箱,所以每周我們會收到55噸的衣物和紡織品,但是在這個大掃除期間,我們就收到大概一倍,大概100多噸這樣。」
不過,電子垃圾回收商則表示,過年期間電子用品的回收量並不顯著。
電子垃圾回收商董事鄭琪銘說:「電子垃圾不像瓶罐、紙張,不是說天天都有的一個垃圾項目。大概每個人是半年還是一年,才會有電子垃圾產生。」
在回收紅包封套方面,大華銀行表示,今年試行新計劃,在30所學校放置紅包回收箱。
華僑銀行指出,五年來收集了超過1萬5000公斤的紅包封套,可製作成7500個紙箱。
星展銀行也說,今年放置了更多回收箱,同比增加75%達到約7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