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澳洲之前,我經過了一下新加坡,利用新加坡的過境簽證去的,可以在境內停留96小時(具體如何操作見文底)。
對於新家坡,我從小就聽說,雖然國家很小,但是國家的環境、人文、經濟等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


到達新加坡前,路過了馬來西亞的一個自然保護區。
而且運氣也特別「好」,正好4月17號星耀樟宜開業了,可以看到最新的新加坡機場,但同時也給人一個錯誤的映像-「可以不用處新加坡機場就可以逛最大的機場商場」。其實,還是需要出機場的。

進入新加坡機場,有種在北歐轉機的感覺。

出了機場,就看見了「星耀樟宜」宣傳的室內瀑布。但是,在jewell商城裡面逛了一圈,只有一個想法-植物真的很多。同時,也應徵了一句話「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深圳看多了時尚的shopping mall,其中感想需要自己慢慢體會。


一下飛機買了遊客三日通(30新幣),和一張單程的公交票(2.6新幣,本來是2.5新幣,還有0.1新幣是付這個車票支付的費用吧),說句實話,這裡的公交費也不便宜呀,但是辦理一張公交開就便宜很~~~~多啦。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買一張單程車票要多收費的原因吧。

出國了,一定要用谷歌地圖,還是很精準的,體驗和百度地圖也一樣。一上地鐵,整個人都懵了,一種「我是誰,我在哪裡」的想法,完全看不懂地鐵線路圖,但是,有位華人老爺爺主動告訴我確認了方向後,上次在慢慢研究了下地鐵線路,發現原來每個站名字前面都有個數字,表明了一條線上有多少個公交站。真的遇事不能急,需要先分析一下當前情況,在走下一步。




由於一個人出國,而且還是一個全英文的環境下,肯定需要在出發前找些小夥伴一起玩呀。在住宿的地方安頓好就去找小夥伴一起吃東西了。
@小插曲-我住的旅館是和相約的小姐姐和小哥哥們約好一起約定的,一到達旅館,在前台找了半天東西,一上樓到房間,發現房間沒有空調,又一個人住青旅,真得有一種特別想回家的感覺(欲哭無淚)。同房間全是外國小夥伴,都在安慰我這裡馬上就要開空調了(當時時間快7點了),小憩了一會兒,心情終於恢復了一些,我就出去找網上認識的朋友一起吃飯了。
太累了,所以對自己的旅館的設施都沒有拍照,估計也是設置真的比較差強人意,主要我住在新加坡-小印度,一堆印度人,那個上街的感官~一言難盡。哈哈~~

沿途的路過了水牛車/清真寺/城區等地方,吃了聽說很有名的肉骨茶,整體感覺還不錯。
吃完飯,剛到旅店的「壞心情」一掃而光,稍微逛一下新加坡城中心,而且當天剛到,就回旅店休息了。


下車後,一個人走在小印度旅店的回程上,其實有些害怕,但是提前「打了很多預防針」,諮詢過很多朋友都說,新加坡超級安全,帶著這份心情安全抵達了。
再一次回到旅店,這一次終於有空調了,10人間的房間,樓頂只有天窗,公用獨立間浴室,黑漆漆的地板,真的是第一次住在這樣的環境里,但是適應了覺得還是覺得可以呆下來的,主要是外國室友都很友善。也終於明白,上次去香港摩星嶺青旅遇見的華裔阿姨為什麼會擔心青旅會有「蟲子」了。

第二天,一早吃了很好吃的麵包店。在義大利的時候,我就挺喜歡那裡的早餐的,各式麵包加火腿。

小夥伴去這去了幾家有意思的書店。

站在金沙酒店看新加坡的城景,比較可惜沒有去喝酒。哈哈~

遠處觀望了下植物園,最近都是悠閒遊。

吃了很好吃的海鮮料理-龍海鮮,遇見了更多的小夥伴。

金沙酒店裡面,原來新加坡的金沙真的和澳門金沙是同一家。

遠觀新加坡之眼。

新加坡非常流行這個電動滑板車,頭15分鐘免費。

終於吃到可以無限續杯的KFC啦。


逛了新加坡的商場和小街。
這次到新加坡,主要就是在新加坡最市區的地方遊蕩了下,無法去更多的地方行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懶」。
新加坡真的是一個很整潔,整潔到餐廳小巷都沒有很多油煙,垃圾,很現代化,綠化也很多的城市,綠化都可以作為一種裝飾,修飾這時尚大廈。
鄰里的高樓大廈,中間也穿插著古老的街巷,古韻和現代化遙相呼應,一點都不違和。

從一位中國小姐姐的口裡聽說了,她親戚在新加坡的生活情況,覺得政府的後備支持真的是挺完善的,半聽半看的李光耀傳,依稀還有點映像。
行走在小巷裡,偶然間聽見年輕人說,中國/香港好賺錢的想法,突然覺得,我們總覺得同一個地球,不同的地點,有著「同樣的想法」。因為缺乏實地體驗,都是靠聽說吧。

第一次住外國人那麼多的青旅,終於知道什麼是背包客了,深深的佩服她們可以背著那麼大,那麼重的包,走那麼多,那麼遠的路,為了幾個通房間的roommates,發現她們這一段時間都在外面行走旅遊。晚間,大家會據記載旅店的桌前一起喝酒,聊天看著他們覺得也挺有意思的。
在新加坡的一些體驗,對我到達澳洲起到了重要的「鋪墊」,有了一定的心裡準備。其實,在外行走也不是那麼難,我覺得我也是一個適應能力特彆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