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長王乙康。(國大附屬數理中學臉書)
作者 侯佩瑜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些都是我們愛問小孩的問題。
衛生部長王乙康說,這個問題並不專屬於小孩。
已步入53歲的王乙康,近日出席國大附屬數理中學的畢業典禮致辭時說:
「『我長大後,想要做什麼?』 這些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引導著我思考人生的下一步。」 5歲的他

王乙康(右一)小時候和父母及哥哥到馬來西亞旅遊時的合照。(新明日報
王乙康第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是在他5歲那年。
相信這也是多數蟻粉首次接觸這個問題的年齡。
家人曾問他長大後想做什麼,他當時非常喜歡畫畫,喜歡把他看到的全都畫了下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他想當一名畫家。
就讀初級學院的他

王乙康曾是萊佛士初級學院田徑隊的跳遠運動員。(萊佛士初級學院提供)
17歲那年,王乙康進入萊佛士初級學院就讀。
他說自己當時的英語水平不太好,但非常喜歡也擅長數學和科學,因而順理成章選修工程科系。不過,他在英語理解與寫作(General Paper)科目上卻一直掙扎,讀得很辛苦。
也就是在這段期間,他第二次聽到同一個問題。他告訴在場的觀眾,自己已不太記得當時的回答,但很有可能是這樣的:
「嗯,我在學習數學和物理,所以我想我要成為一名工程師。」
大學畢業後的他
初院畢業後,王乙康獲頒公共服務委員會獎學金到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留學。
在他念完大學也服完兵役後,大家又問了他同一個問題:你打算做什麼工作?
他當時回答:「我想要當一名公務員。」

28歲的王乙康。當時他已經是一名公務員。(新報)
30歲的他 王乙康第四次碰上這道問題時,已經30歲了。
那是在一個同事聚會上,一名前輩問他: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他當下被難倒了,疑惑地反問自己:「難道我還沒長大嗎?」
但很快他就發現,這依然是一個適用於他的問題,因為當時他才30歲,還在不斷成長。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開始主動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我的工作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喜歡在政府部門工作,從事一些能讓新加坡人生活變得更美好的事情。」
然後他想到了妻子和剛出生的女兒。


「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不在新加坡。有一年的平安夜,我從美國華盛頓返回新加坡,踏入家門後,我的寶貝女兒(小寶寶)拒絕讓我抱她,我當下心都碎了。那一刻,我知道我需要平衡工作與家庭時間。」
於是,他找時間認真地問自己這道問題「長大後我想做什麼」,以下是他得出的答案:
公共服務領域的改革者
好丈夫
慈愛的父親
兒女們的朋友
王乙康第一次意識到,他的答案是多面的。 53歲的他

衛生部長王乙康為應屆畢業生寫下留言祝福。(國大附屬數理中學臉書)
現年53歲的王乙康說,現在的他與年輕時的他不同之處是,他不再等著別人問他長大後想做什麼,而是不斷地向自己提問這個問題。
接著他還幽自己一默。 他笑說,現在他正處於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五個周期。
在他這個年齡,或他這個年代出生的人,現在已經開始橫向生長,不再縱向生長,但生理上,他們依然還在成長。
「在我這個年齡,我們想要兼顧什麼、應付些什麼事物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去做。別為小事而煩惱,也不要抱怨那些木已成舟而我們卻無法改變的事情。」
王乙康說,這些都是我們年輕時應該培養的良好生活習慣,也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好處。
言下之意就是:年輕人啊,不要等到53歲才來明白這些道理。
他接著說:
「我意識到,不必等著幸福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可以自己選擇過得幸福。這不僅僅是關於你將選擇什麼職業或你將從事什麼職業。重要的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在你的生活中,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必不可缺?你想如何兼顧它們。你想做出什麼選擇?」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這道問題在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中,會有不同的含義。我們的答案會隨著經驗和視角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他建議18歲的應屆畢業生,從現在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們現在並不是在10公里、5公里或2公里的標記上。你們只是處在進行訓練和熱身的階段。所以只要好好地訓練和熱身,你就能享受來臨的這場馬拉松賽。」
王部長不愧是做過教育部長的人,在不到五分鐘的演講,就給畢業生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
這個演講視頻上周五(2日)分享到王乙康的個人TikTok帳號、臉書及國大附屬數理中學臉書上,至今已獲得了近2萬個贊和近1萬人轉發,大家似乎都對他的分享非常有共鳴。
那蟻粉,當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