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進了優秀的傳統華校,竟不如好的鄰里學校

2023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有了一位好校長,又有董事部和校友會的配合和支持,老師的盡心盡力、肯干苦幹,誠然是華中的福氣。於是話題轉入華中的天時、地利、人和。儘管七十年代華中處於低谷,但元氣不衰。世事變遷,華崗依然雄偉屹立,鐘樓還是風情萬種,歷屆有作為校長的豐功偉績依然熠熠生輝。杜輝生團隊既深得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又有共同的理念和任勞任怨的工作精神,華中的騰飛,確是意料中事。

在訪問結束前,杜輝生校長的補充說明也是饒有興味的。

首先,關於電腦的引進。當年有位同學曾應用引進的電腦編寫課程時間表軟體,學校將之推薦給教育部,後者接受並付編寫費給那位同學。他於是有了足夠的經費,得以負笈美國攻讀電腦。

其次,學校曾利用自主的優勢,增強華文教學,規定學生進修古典小說,中一、中二修讀《西遊記》,中三、中四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由於梁山好漢被朝廷收編為結尾,而不被學校採用。

創共識聯 相互提攜

第三,關於首創中一到中四的「共識聯」。無論是設計、材料、科目,不同班級水平參差不齊可相互協調,相互提攜,不從一個班的視角,而是宏觀上全校共同受益。譬如華文課,成績好的學生要幫差的,好的班幫差的班,達到校際的全面提升。

第四,把鐘樓的八間課室闢為中四榮譽課室。為了培養學生的同窗之誼,中一、中二學生不重組,中三分文理科,學生的班級有調整,但中四不分,只有整體成績最好的 8 班可望在鐘樓課室上課,以此激勵集體的努力。

第五,學校並不擔心學生的的學業成績(他們都有優良的表現),而是更注重人品、合作和友愛方面。以班為單位,全校的學生開學時必須集體動手粉刷和布置課室,讓他們自然而然有一種奮進感、歸宿感、自豪感和榮譽感。

第六,關於邁向世界級中學。我們的心胸要寬廣,因此提倡教育哲學「已立立人,己達達人」,追求的是與競爭對手達到「雙贏」 的境界。

鳳凰涅槃 浴火重生

第七,關於創立華中論壇。那是90年代的事,論壇每年舉辦,由學生主持,邀請部長與名人主講,內中有陳慶炎、李顯龍、楊烈國等。他們的講話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而學生在和部長名人交流中養成自信心。

第八,關於二十四節令鼓。華中首開先河,是新加坡第一所成立二十四節令鼓樂隊的學府。受聘自馬來西亞的陳秀琴老師受委,創辦了我校二十四節令鼓鼓隊。鼓隊在「春到河畔」亮相,形象威武,鼓聲咚咚,感情強烈,節奏明快,配合無間,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二十四節令鼓也出現在新加坡其他學校,可謂遍地開花。

第九,關於比賽屢創佳績。這不完全是技高一籌問題,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信心表現,靠氣勢壓倒對手。

第十,關於專題作業。80年代末引進專題作業,由學生自訂研究專題,以文字、圖案、視音為媒介表現,後來逐漸發展為以電子資訊、電腦軟體為呈現的手段。

第十一,邀請成功校友來校主持畢業典禮,藉此拉近校友會和畢業生的距離,並邀請畢業生加入校友會。

杜輝生校長團隊為華中付出的辛勞和心血,對華中後來更上層樓,無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必要的條件。2005年華中實行直通車計劃,取消中四會考,華中初級學院也在同年併入華僑中學,成為華中高中部(高一、高二)。歷史也夠弔詭的:當年的中學六年制,後來削減為四年制,如今又在華中成功銜接,恢復原先的六個學年體制,只有高二(以前是高三)才有高級劍橋文憑考試。最令人難以釋懷的是,高級華文已喪失必考科的資格。

上一頁
2/2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