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進了優秀的傳統華校,竟不如好的鄰里學校

2023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有了一位好校長,又有董事部和校友會的配合和支持,老師的盡心盡力、肯干苦幹,誠然是華中的福氣。於是話題轉入華中的天時、地利、人和。儘管七十年代華中處於低谷,但元氣不衰。世事變遷,華崗依然雄偉屹立,鐘樓還是風情萬種,歷屆有作為校長的豐功偉績依然熠熠生輝。杜輝生團隊既深得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又有共同的理念和任勞任怨的工作精神,華中的騰飛,確是意料中事。

在訪問結束前,杜輝生校長的補充說明也是饒有興味的。

首先,關於電腦的引進。當年有位同學曾應用引進的電腦編寫課程時間表軟體,學校將之推薦給教育部,後者接受並付編寫費給那位同學。他於是有了足夠的經費,得以負笈美國攻讀電腦。

其次,學校曾利用自主的優勢,增強華文教學,規定學生進修古典小說,中一、中二修讀《西遊記》,中三、中四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由於梁山好漢被朝廷收編為結尾,而不被學校採用。

創共識聯 相互提攜

第三,關於首創中一到中四的「共識聯」。無論是設計、材料、科目,不同班級水平參差不齊可相互協調,相互提攜,不從一個班的視角,而是宏觀上全校共同受益。譬如華文課,成績好的學生要幫差的,好的班幫差的班,達到校際的全面提升。

第四,把鐘樓的八間課室闢為中四榮譽課室。為了培養學生的同窗之誼,中一、中二學生不重組,中三分文理科,學生的班級有調整,但中四不分,只有整體成績最好的 8 班可望在鐘樓課室上課,以此激勵集體的努力。

第五,學校並不擔心學生的的學業成績(他們都有優良的表現),而是更注重人品、合作和友愛方面。以班為單位,全校的學生開學時必須集體動手粉刷和布置課室,讓他們自然而然有一種奮進感、歸宿感、自豪感和榮譽感。

第六,關於邁向世界級中學。我們的心胸要寬廣,因此提倡教育哲學「已立立人,己達達人」,追求的是與競爭對手達到「雙贏」 的境界。

鳳凰涅槃 浴火重生

第七,關於創立華中論壇。那是90年代的事,論壇每年舉辦,由學生主持,邀請部長與名人主講,內中有陳慶炎、李顯龍、楊烈國等。他們的講話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而學生在和部長名人交流中養成自信心。

第八,關於二十四節令鼓。華中首開先河,是新加坡第一所成立二十四節令鼓樂隊的學府。受聘自馬來西亞的陳秀琴老師受委,創辦了我校二十四節令鼓鼓隊。鼓隊在「春到河畔」亮相,形象威武,鼓聲咚咚,感情強烈,節奏明快,配合無間,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二十四節令鼓也出現在新加坡其他學校,可謂遍地開花。

第九,關於比賽屢創佳績。這不完全是技高一籌問題,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信心表現,靠氣勢壓倒對手。

第十,關於專題作業。80年代末引進專題作業,由學生自訂研究專題,以文字、圖案、視音為媒介表現,後來逐漸發展為以電子資訊、電腦軟體為呈現的手段。

第十一,邀請成功校友來校主持畢業典禮,藉此拉近校友會和畢業生的距離,並邀請畢業生加入校友會。

杜輝生校長團隊為華中付出的辛勞和心血,對華中後來更上層樓,無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必要的條件。2005年華中實行直通車計劃,取消中四會考,華中初級學院也在同年併入華僑中學,成為華中高中部(高一、高二)。歷史也夠弔詭的:當年的中學六年制,後來削減為四年制,如今又在華中成功銜接,恢復原先的六個學年體制,只有高二(以前是高三)才有高級劍橋文憑考試。最令人難以釋懷的是,高級華文已喪失必考科的資格。

上一頁
2/2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669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