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不會講和寫 本地導演30歲首考O水準華文喜獲B4

王家靖最終考獲B4成績,但他坦言已高於所設定的「及格就好」目標,對自己的成就頗感自豪。(圖:王家靖)
本地一名30歲紀錄片導演一年前不會說和寫華文,不過他毅然接受人生挑戰,苦學華文華語並報考O水準,雖然最終考獲B4成績,但他坦言已高於所設定的「及格就好」目標,對自己的成就頗感自豪。
剛步入30歲的本地紀錄片導演王家靖,至今已拍過十多部紀錄片,還曾在全國青年影片獎兩度奪得最佳紀錄片獎項。他對自己求學時沒學好華文而抱憾,毅然重拾學習華文之旅,並在今年首次報考O水準華文。
王家靖告訴《8視界新聞網》,他今年7月分別完成了聽力和口試測試,成績星期四(17日)放榜,考到B4成績,即便表現不是太理想,但已達到了他的目標,至少能在日常中使用。
他也形容,拿成績當下的心情是有些緊張,畢竟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獲得了很多人的幫助,不想要讓其他人失望。
「我一開始是死讀、死背的方式學習,浪費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發現學語言是靈活的,只要多講自然就會進步。」
能更深切了解受訪者故事
王家靖也說,他之前在訪問時無法聽懂受訪者說華文,需要翻譯員幫忙,這讓他不能深刻了解和體會別人的故事。
如今已有能力使用雙語和受訪者溝通,王家靖也發現到,語言能夠讓他與受訪者之間距離更靠近了,對方也更願意提供最深刻的故事。

王家靖也將這一年多備考期製作成紀錄片。(圖:王家靖提供)
將備考期錄製紀錄片
王家靖也將這一年多備考期製作成紀錄片,希望能找到鼓勵其他人找到學習的重點,也就是要懂得學習的快樂。
「我了解到新加坡很多成年人,也想要學愛好、玩音樂或者運動,但覺得工作很忙,要照顧家庭而無法抽出時間,我在重新學習華文的時候也面對這個問題,質疑自己問可以嗎?」
他希望透過紀錄片可以給他們新的想法,雖然很累,要工作養家,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想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