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城無宗教信仰的民眾人數比十年前多。 (圖取自CNA網頁)
根據獅城2020年人口普查顯示,20%的新加坡居民屬於無宗教主義,沒有宗教信仰。
這群無宗教信仰的人數,已經僅次於新加坡最大信仰群體之後,成為第二大群體。
根據CNA報導,202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報告,佛教徒占獅城總人口三分之一(31.1%),第三則是基督徒(18.9%),其次就是15%穆斯林、8.8%道教徒和印度教徒5%。
在上述報告中,獅城多數年輕人都沒有宗教信仰,即15歲至24歲人口有24.3%沒有宗教信仰,55歲以上無宗教人口是15.2%,同時,2010年至2020年,所有年齡層無宗教人口都有上升趨勢。
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馬修博士指出,獅城越來越多無宗教居民其實早已有跡可循。
「隨著人們在世俗社會中根深蒂固,就會逐漸遠離宗教組織,同時,減少依賴宗教解釋生活中許多發生的事情,並且以科學角度看待。」
他認為,因宗教在一個人的生活不再重要,所以就會逐漸減少傳遞訊息給孩子。
他補充,肯定會有一些人認同某種宗教,但是他們不會實踐信仰,只會在名義上接受這些宗教核心或做法。
他指出,自1980年以來,獅城就已有13.1%群體屬於無宗教群體,所以越來越多無宗教者出現,並非新趨勢。

新加坡人道主義協會為無宗教信仰的獅城人提供支援。 (圖取自CNA網頁)
新加坡人道主義協會於2010年成立,當時追從自由思想群體多達17%,而該組織成立就是為無宗教信仰者提供支持。
該組織目前已有100至120名付費會員,而在面子書專頁也有近6500名關注者。
道教活動仍獲年輕人參加
新加坡道教總會會長陳添來受訪時指出,獅城參加主要道教節日和儀式的年輕人仍然很多。
他指出,該會於1990年成立,旨在遏制信奉道教人數下降和社區老齡化的趨勢。
「本會過去30年,我們一直在努力吸引年輕人,成立青年團,聚集有激情、有能力的青年,傳播道教文化,目前與八九十年代信仰人數急劇下降相比,下降速度已放緩。」

四馬路觀音堂在疫情期間關閉,善信在殿外祈求平安。 (圖取自CNA)
他指出,該會也在嘗試使用新方式傳播信仰,即創建面子書專頁,在線直播道教講座、文化研討會和表演。
另外,馬修博士認為,隨著時間推移,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會覺得有宗教信仰的人計劃將自己的信仰加賦予他們,而有宗教信仰者可能會認為無宗教信仰者努力最小化他們的宗教。
「其實,隨著兩陣營的人都受到更好的教育,未來雙方或可為自己的立場,有信心的提出更好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