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學校假期轉眼就結束了,明天孩子們就要重返校園了。
為什麼別人的孩子,總是高高興興地去上學?而你的孩子說到上學,卻總是各種抗拒,甚至各種吵鬧、各種藉口不去上學?
這或許是病,叫學校恐怖症。

學校恐怖症是一種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5到12歲的小學兒童比較常見。
學校恐懼症不同於逃學,無關於成績,多是壓力所致。
一旦出現這種心理問題,兒童會害怕上學,在學校時心理非常焦慮、心慌,甚至出現生理症狀如頭暈、噁心、抽搐等。
我們怎麼來了解,孩子是貪玩逃學,還是有心理問題?
抗拒上學的孩子們一般去學校前會有這樣的情況:
1.孩子經常不願去上學,或者提出條件才去上學。
2.孩子總是在早上,說肚子痛、頭痛、頭暈等不舒服的症狀。
3.孩子情緒激烈不去上學,你同意他暫時不去,焦慮立刻就會緩解。
4.孩子在學校時經常不舒服,而在家裡一切正常。
5.孩子不願進校門,進入學校臉色不好、呼吸和心率加快。

學校恐怖症的病因是什麼?
內在因素:孩子膽小、仔細、敏感、多疑的性格特點,導致孩子比較愛面子、依賴性大、獨立性差、經不起批評;逃避參與考試、演講、體育等活動;躲避與老師或同學互動,如不想參加小組活動。
外在因素:家長、老師或者本人對自己期望高,超過了心理承受的程度,導致孩子心理失去了平衡,出現焦慮感。

學校恐怖症該怎麼治療?
首先,不能採用恐嚇威脅的方式強迫孩子去上學,要找出孩子不願上學的內在外在因素;
第二,從心理上開導,從正面誘導,給孩子講清學習與將來的關係,讓孩子認識提高,不要有強迫、懲罰性言行,需要用耐心和愛心讓孩子走出來;
第三,幫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恐懼,緩解孩子焦慮症狀,具體為陪送孩子上學,讓孩子進校園時深呼吸緩解焦慮與恐懼,如果孩子存在嚴重的焦慮抑鬱症狀,可以醫生指導下短期服用抗抑鬱藥物、抗焦慮藥物。

如何預防學校恐怖症?
1.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壞境。
父母關係不好、對孩子過分溺愛或疏遠、父母個性不健全都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
對於過於聽話、認真的孩子,要引導他們不要太過認真,人生有失敗有成功。
2.對孩子的期望要有度,特別是對膽小、心細、憂鬱的孩子不要太過於嚴格。
這些孩子性格決定了他們經受挫折、失敗的能力較差,期望過高會讓他們心理產生巨大壓力,導致學校恐怖症。
一旦孩子出現上學恐怖症的症狀,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孩子心理引導,必要時去心理門診,讓心理醫生給孩子進行心理治療和必要的藥物治療。
家長如果存在強迫威脅性言行,可能會造成孩子發生離家出走等行為,需要注意防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