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跑步,不少人對它是又愛又恨。
有些人跑到腳都起泡、氣都快沒了,還是堅持跑到終點。有些人跑了馬拉松,發覺太辛苦了,發誓不會再跑,過了一陣子,休息夠了,心又開始動搖了。
不管是素人跑者,馬拉松或是越野賽大將,也許都曾經累過、哭過、傷過,甚至曾想放棄卻沒放棄過,可最後他們還是繼續堅持,讓跑步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許,這就是跑步的魅力吧!它除了讓跑者實現自我價值,亦為一眾新移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協助他們認識新朋友,融入社區,開展生活新篇章。
跑團散發正能量
微信群組將跑步愛好者聯繫在一起,讓一眾新移民在擴大朋友圈的同時,啟發了他們對跑步的更深層認識。有趣的是,不少人在加入跑團之前,未必真正跑過,只不過是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就連建群者也有無心插柳的,例如本地新移民圈子中知名度很廣的「獅城跑團」。
「獅城跑團」無為而治
群組建立於2014年初,那時候黃晨陽(28歲,原籍廣東廣州,永久居民)正在南洋理工大學修讀創業與創新課程。原本她建群不過是想用來協調一群到新加坡參加馬拉松賽的中國人,不料她上載了自己寫的一篇有關跑步的短文後,引起了一群本地新移民的興趣而紛紛加入。「獅城跑團」就這樣從一個協調工具變成一個聚集跑步者的群組。黃晨陽目前已退居幕後,營運全權交由蔡騰凱(33歲,原籍廣東汕頭,新公民)負責。

獅城跑團創辦人黃晨陽 (右)與營運負責人蔡騰凱(左)
「獅城跑團」目前有500多名成員,根據住址分配到10餘個分隊。蔡騰凱說:「 團長不會幹涉分隊活動,活動由各區隊長與隊員自行安排,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跑步的水平以及對跑步的熱情,隨意調整時間與距離。」蔡騰凱只負責協調一些集體馬拉松訓練或較大型的綜合性聚會,以及找商家贊助出遊的衣服和鞋子等。

獅城跑團全體照
原本對跑步沒有具體概念的蔡騰凱表示,最初跑步是為了減肥。「我在跑步後發現,精神與身體起了很大變化,給了我繼續跑的動力。」漸漸地,他從一個市民跑者變成一個半專業的馬拉松跑者。

獅城跑團蔡騰凱
他希望爭取2021年代表新加坡參加東南亞運動會的長跑項目,他知道這是個遙遠的目標,已積極的到其他跑團如ActiveSG取經,「ActiveSG是本地一個比較活躍的團體,新加坡的精英都在那裡,我一周跟他們跑兩次,技能有顯著提升。」每當他學到新的技能,就會與跑團的會員分享,協助他們提升。
跑團活動也不儘是跑步,他們每年都會參加不同形式的慈善活動來回饋社會,如組織環島跑,為全國腎臟基金會籌款。
「Cross 8」跑步前先讀書
也有的群組不是純粹跑步,像Cross 8就是一個以健身為主,但包含跑步元素的社群,因為兩者有著共生關係。他們在周末召集志同道合者一起到戶外健身、跑步,旨在通過綜合運動鼓勵大家經常鍛鍊,培養運動的習慣。自2016年成立至今,Cross 8已辦了不下200場活動。
比較特別的是,Cross 8不僅重視外練,也重內修。每次活動,組長高文泉(32歲,原籍天津,永久居民)會與成員分享他最近讀過的與健身有關的書籍,並鼓勵成員實踐書中提到的理論或竅門。「不管是健身或跑步,我們都會特別專注於某一方面,難免會有局限,多閱讀可以延伸知識,完善自己的技能。」他們分享過的書籍包括《Running on Air》《硬派健身》《一平米健身》《本能減脂》等。
他說:「有時我也會拋出一些與運動有關,比較有爭議的話題讓大家討論,鼓勵大家多動腦筋思考關於運動的問題,而不只是盲目的進行訓練。」
這個跑團每次活動的人數不多,限8至12人左右,高文泉說:「我發現這個人數更便於溝通,訓練效果也最好,我也可以幫忙糾正動作,避免參加活動的人由因為動作錯誤而面對受傷的風險。」




Cross 8 結合遊戲與運動,涵蓋了健身與跑步兩種元素
「風尚運動群」從跑步到打球踢球
風尚運動群的群主邵迎輝(43歲,原籍遼寧,永久居民)是一個九歲孩子的媽媽。由於遺傳了運動員父親的基因,她從小就愛跑步。除了正規教育,她也念市體校,從小四到高中,每日放學就去練跑,讀小四時已經跑出全本溪市第四名。念大學時,還被選為市代表選手之一參加遼寧省的校際運動會。
抵步獅城後,在一眾朋友的鼓勵下,她建了一個徒步群,沒想到群組一下子就滿500人,於是她又建了不同的運動分群,包括跑步、足球、籃球、羽毛球等。跑群除了在每個周末組織跑步外,也曾集體報名參加本地大型的馬拉松賽。邵迎輝興奮地說:「大家齊心做一件事,能讓人感到一股正能量的氣場,大家一起跑,路上一直有人給你打氣,互相扶持。」

風尚運動群的組員除了參加 2016 年的日落馬拉松(右),還參與 2019 年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舉辦的體育節,並在泡泡足球賽的環節分別取得第一與第三名(左)
雖然,集體參加馬拉松為她帶來不少美好的回憶,可她在2017年跑完最後一場馬拉松後,就不再長跑了。她說:「多年來跑太多,膝蓋磨損得厲害,不能跑太久。父親也是因為年輕時候跑太多,韌帶耗損過度,他的膝蓋動過手術,植入了鐵片,現在走起路來很疼。他不想我步他後塵,所以一直勸我別跑。我也建議年紀大的人如果跑步,一定要吃一些補膝蓋的藥。」
停跑之後,選擇踢足球的邵迎輝同樣表現出色。「在腳力上,相對於連續一兩個小時的長跑,跑跑停停的球類運動對膝蓋的傷害較少」。另外,她還經常舉辦足球聯賽,並從2017年起連續三年派隊員參加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舉辦的青年體育節。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