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人力部在6月20日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勞動市場報告》顯示,新加坡當前職位空缺主要集中在成長型行業,包括醫療與社會服務、資訊通信、專業服務以及金融與保險服務業,這些領域的職位空缺數量占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圖源:CNA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新加坡的職位空缺數量有所增加,從7萬9800個增至8萬1900個,增加了2100個,回顧歷史數據,我們會發現當地的職位空缺總數曾在2022年3月達到12萬4400個的高峰,當時「工找人」的比例也在同年6月達到了2.54的高點,這意味著每名求職者有超過兩份工作可供選擇
技術崗位待填補數量將持續增多
儘管新加坡目前仍有近8萬2000個職業空缺待填補,但由於失業人數的增加,求職者與職位空缺的比例從去年12月的1對1.74下滑至1對1.56,但從整體而言,本地勞動市場仍然處於「工找人」的狀態。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女士指出,在某些特定領域,如人工智慧、網絡安全、雲計算、數據分析、軟體開發人員和區塊鏈等,將會有更多的工作崗位待填補,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變化,這些領域的人才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新加坡今年的3月失業率略有上升,整體失業率、居民失業率和公民失業率分別為2.1%、3.0%和3.1%,在6月初當局公布的4月份就業相關數據中,失業率環比保持不變,有7萬2600名居民失業,其中6萬3600人為公民。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鄭德源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隨著企業的不斷轉型和重組,並採納新技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時,我們需要關注那些可能需要時間適應改變或需要再培訓的勞動力。他強調,工會將繼續捍衛雇員的工資、福祉和工作前景,包括通過企業培訓委員會計劃協助企業轉型並提高生產力。
數據顯示未來有意招聘的企業會逐漸增多
儘管企業招聘情緒有所提升,但首季的招聘率卻微幅下滑至2.1%,這主要是由於建築業及面向消費者的服務業減少了招聘。屬於服務業領域的餐飲服務業及住宿業的招聘率也分別減少至3.1%及2.6%,但仍比整體服務業的2.0%來得好些。

圖源:FACEBOOK
根據人力部的調查,今年3月有過半的企業表示有意在未來三個月增添人手。這是自2023年6月以來,有意增員的企業比例首次重返50%的水平。同時,辭職率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在1.4%,這意味著僱主有能力吸引和留住員工。
林秀心女士還認為,未來工資增長可能會放緩,因此雇員的加薪幅度是否能跟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她提醒企業和雇員都需要對此保持警惕,並做好相應的準備。
總的來說,雖然新加坡勞動市場面臨一些挑戰,但整體上仍呈現出積極的趨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新的就業機會不斷湧現,尤其是在科技和服務業領域,這也要求勞動力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和適應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就業環境,政府和企業也需要共同努力,為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培訓和發展機會,以確就業者能夠順利過渡到新的工作環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