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循財上任後首次在國慶群眾大會發表演說。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說,新加坡豐富的多元文化,就像一盤道地的海南咖喱飯。它當中結合了西餐的炸豬扒、娘惹咖喱雞,又有印度咖喱香料,最後再淋上華人的滷汁。
他說,只有在我們這個多元和包容的社會,才能找得到這麼獨特的美食。這是不少人愛吃的佳肴。
他說:「一盤海南咖喱飯反映出新加坡的社會特色。我們不同的族群,各自精彩,但是又相互包容,保持團結,所以才有今天的新加坡。」
今年是新加坡獨立59周年,黃循財18晚間在工藝教育學院總部所舉行的國慶群眾大會發表演說,這是他上任後首次在群眾大會談話,演說內容聚焦經濟、教育、家庭等議題。
父母都不會講華語
黃循財說,雙語優勢讓新加坡吸收東西方智慧、與東西方國家打交道,保持競爭優勢。
「我知道華社人士非常關心華語水平的問題。許多新加坡人在家裡主要講英語,其實我也一樣。我的爸爸在馬來西亞長大,媽媽是在新加坡的馬來甘榜長大。他們都不會講華語。從小,我在家裡也沒有講華語的機會。」
黃循財提到,他是上學之後才開始學華文的,所以學習華語須要更加努力。「那時候有些同學笑我「Jiak Kantang」。可是大家都沒想到,O水準成績放榜時,我的華文竟然考到A1!連我自己都很意外!」
結合福建話和馬來語「Jiak Kantang」,直譯是吃馬鈴薯,意指洋派。
「這其實沒什麼秘訣,我是靠死記硬背,才拿到好成績。當然,學習語文有不同的方法,這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它為我打下了基礎。」
高中畢業後,黃循財到美國讀書,沒有機會使用華語。他提到,從政後,他就必須和民眾用華語溝通,「幸好當年下了苦功,讓我現在能夠活學活用,我的華語也開始進步了。」
「所以,雙語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年輕家長多在家裡使用華文華語,確保我們保持這個優勢。」
黃循財承諾,政府會繼續支持國人提升雙語能力,鼓勵新加坡人從小使用華文華語。
黃循財說,建國以來各族齊心協力,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政府和人民相互信任」,無論世界如何改變,都必須守護好這份信任。黃循財是第一位在新加坡獨立後出生的總理,他表示,自己母親是建國一代,那一代的人都有著樂觀積極的精神,政府會持續推出安心養老措施,讓長者老有所依。
› 立即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