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左)和馬國經濟部長拉菲茲在黃循財總理和馬國首相安華的見證下,交換了柔新經濟特區的諒解備忘錄。(圖:CNA/Fadza Ishak)
隨著新馬正式簽署柔新經濟特區協定,有關柔新經濟特區的更多細節也陸續出爐。柔新經濟特區計劃吸引來自全球的投資,五年內創造2萬個技能型工作崗位。
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昨天(7日)的報道,新馬兩國的目標是:首五年在柔新經濟特區推動50個項目,並在十年內達到100個項目。
馬國經濟部長拉菲茲在上星期五(3日)的說明會上透露,柔新經濟特區協議列出了兩國所肩負的義務,其中馬國為基礎設施提供資金,新加坡提供資金以促進投資。
拉菲茲也說,柔新經濟特區將以「逐個項目」的方式運作,這意味著基礎設施將在項目和投資達成協議後才進行建設,而不是像傳統的做法,在吸引投資之前進行。
他說:「這樣速度會快很多,因為投資者可以靈活地選擇他們認為最適合開展業務的地區,而不是像傳統模式那樣,只能去特定地點,就因那是政府唯一投資基礎設施的地方或因其他因素。」
拉菲茲也說,馬國將為柔新經濟特區提供一套稅收優惠方案,其中包括對高增長、高附加值活動進行新投資的公司實行特殊的企業稅率。
他還透露,柔新經濟特區將提供特別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馬國財政部將在之後公布細節。
柔新經濟特區於 2023 年 7 月首次提出,占地 3571 平方公里,包含九個面向不同經濟領域的「旗艦區」。

拉菲茲去年訪問了中國,向那裡的 100 家企業推介柔新經濟特區,其中包括過去二十年來為中國各行業發展提供資金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公司。
儘管拉菲茲承認,人們擔心馬國人可能只能從中獲得薪水較低的製造業工作,而新加坡人在技能型工作中能獲得更高的收入,但他表示,柔新經濟特區在協議和序言中特別提到,投資必須是高價值和高科技的。
他說:「所以,原則上已達成一致,即兩國政府都接受我們想要進行的投資必須具有一定的價值和一定的技術含量。」
他進一步解釋說,這意味著,這些製造設施和投資,都需要某類技能型工人。因此,雖然這類技能型工人的薪資可能與在新加坡的薪資水平不完全相同,但肯定比目前在馬國製造業的薪資水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