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面臨早產風險 夫妻喜迎元旦寶寶

本地一些家庭在跨年煙花綻放之際,迎來元旦寶寶。竹腳婦幼醫院搶先在午夜鐘聲敲響後的第一分鐘,喜迎今年的第一個寶寶。
隨著跨年煙火在空中燃放,我國也在凌晨時分開始迎接元旦寶寶的誕生。張希辰和丈夫的第一胎寶寶在預產期五天後,於昨天(1日)凌晨零時03分在安微尼亞山醫院(Mount Alvernia Hospital)出生,降臨到這繽紛多彩的世界。
臥床三周安胎 未想過是元旦寶寶
35歲的醫療機械公司品牌總監張希辰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說,去年5月1日發現自己懷孕,原定的預產期為12月27日。因懷孕期間曾出現早產現象,她和45歲的製造業廠長老公黃先生從未想過第一胎會是元旦寶寶。
「在我懷孕35周左右時,去產檢。醫生髮現寶寶的頭已「半入盆」,我的宮頸也縮短到兩厘米以下。當時,醫生很擔心會早產。因為還未足月,若生下寶寶會有很多問題。」
之後,醫生建議張希辰臥床。而為確保孩子能腹中足月,她嚴格遵循醫生囑咐。
「那段時間,我的假宮縮蠻多的。臥床一周再去複查時, 發現孩子更低,更有可能會早產。所以,我就繼續臥床,真的不敢下床,只有吃飯和去洗手間時才會離開(床)。」
張希辰坦言,正因為曾出現早產現象,且胎兒入盆情況持續,他們原以為孩子會是聖誕寶寶。

張希辰與爸爸,媽媽和女兒。(圖:林映慧)
順利生產 媽媽:完美寶寶
張希辰於前天(12月31日)因宮縮頻繁且疼痛於凌晨4點入院。
「去的時候,雖然(子宮口)開的不是很多,就1厘米。 但是,去了沒多久就開始流血,宮縮很劇烈,我就決定打無痛(針)。醫生原本計劃是在下午4、5點出生,但是一直到4點,我的(子宮口)只開到四厘米,四指,(速度)很慢。」
在將近24小時待產後,可愛的女嬰兒終於誕生,重量近三公斤。張希辰表示,生產過程非常順利,孩子是「來報恩」 的寶寶,很完美。
當被問及有什麼想對寶寶說時,她表示希望孩子開心成長。對於自己是新手媽媽,張希辰坦言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如怎麼照顧好寶寶、抱嬰兒等。

林月明,黃建恆和一胎元旦寶寶黃盛德。(圖:林映慧)
血壓持續飆升 剖腹產寶寶
本地第二個元旦寶寶是於凌晨零時02分,在國立大學醫院誕生的男嬰,出生時重約3.1公斤。35歲父親黃建恆表示,太太在生產過程中血壓一度飆升,最終決定進行緊急剖腹產。
「因太太的血壓不斷飆升,我們29日入院是想要進行引產。但是在兩天後,情況不如預期。兩天過去,宮頸一直停留在一厘米處。對於進行剖腹產,我們也非常擔心。」
黃建恆和婦產科顧問醫生李偉靈分享,當時,34歲的媽媽林月明已分娩九小時,但宮頸仍未擴張 。過程中,醫護團隊也曾嘗試人工擴張宮頸,但長達八個小時仍停留在四厘米。且媽媽雖延用硬膜外麻醉,但血壓仍飆升。最終,基於風險考量,選擇剖腹產。
在回顧整個生產過程時,身為母親的林月明一度落淚。她表示,剖腹產完全不在他們的預料當中。
「決定剖腹產時,我也感到非常緊張。感謝專業的醫護人員團隊,讓整個生產過程能夠順利進行。」
夫婦倆決定將孩子起名為Denzel黃盛德,並分享其英文名字寓意著堅強和堅韌。他們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未來即使遇到挑戰也能堅強面對並完成理想。

黃建恆一家和國立大學醫院醫護團隊合影。(圖:林映慧)
首個元旦寶寶 凌晨零時01分誕生
本地第一個元旦寶寶則於凌晨零時01分在竹腳婦幼醫院出生的馬來族男嬰兒,出生時重達3.2公斤。31歲的父親Muhammad Nazirul Bin Mohd Yunos透露,寶寶是他們的第三胎,也是家中的第一個兒子。
「我的老婆在約傍晚5點或6點時出現宮縮。羊水在約11點破,當時婦科醫生已經確認胎兒下移到適合分娩的位置。」
隨著寶寶順利誕生,不只他和31歲妻子Tia Esmeralda Daniel感到非常驕傲,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開心。但夫妻拒絕提供寶寶照片。
人工受孕 元旦寶寶
另一個元旦寶寶則在凌晨零時12分於百匯東岸醫院(Parkway East Hospital)出生。作為夫妻倆第二個人工受孕的寶寶,33歲的妻子Aqmar Anuar 和32歲的丈夫Firdaus Jalaini 原本計劃在明天(2日)進行剖腹產。
「在31日下午4點左右,我和丈夫出外購物時忽然開始宮縮,之後我就感覺到有液體流出。我們以為可以再等等。晚上9點時,情況有所好轉,我們就想著要出去看煙花。不料,途中又開始宮縮所以我們決定到醫院去。」
Aqmar在晚上10點抵達醫院並於11點15分被推入手術室。談及此次懷孕有哪些不同,她分享說二胎更「好動」。
「寶寶很活潑,我能不斷感覺到她的動向,感覺肚子從左到右移動。」
由於尚未告訴家人寶寶的名字,因此夫妻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不便透露,只說名字的寓意是「上帝的禮物」。他們希望女兒長大後能像自己的名字一樣,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

33歲的Aqmar Anuar 誕下本地第四個元旦寶寶。(圖:IHH 醫療保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