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因为是原汁原味的翻译,因此出现诋毁中国的说法,只为传递更多信息,绝对不代表小编的立场。小编是非常爱中国的!
新加坡过去曾如何帮助中国?
How did Singapore help China in the past?

反华言论请自行甄别,我不再做特殊说明。
01 Patrick Liew
2014年至今执行主席;居住在新加坡
Executive Chairman 2014–present; Lived in Singapore
新加坡和中国在一些问题上可能会有分歧,在两国关系中也会时常经历坎坷。
但是,我们在治理、文化、经济发展和增长等宏观问题上有着相似的观点。
看到中国繁荣昌盛,保持稳定和安全,符合新加坡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几乎从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开始就积极关注和参与中国的原因。
1. 伸出友谊之手
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76年,当时我们的国父李光耀先生首次访问中国。
李光耀先生明确表示,新加坡希望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强大,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利。
两年后的1978年,邓先生访问新加坡。他对新加坡说了很多好话。
李先生告诉他,中国可以比新加坡做得更好。
邓先生在1992年视察南方省份时,还鼓励他的人民向新加坡学习。
他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很好,他们治国有方,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做得比他们更好。"
据许通美大使介绍,邓先生出访后,1992年有500多个中国代表团访问新加坡。
2. 人力资源开发
中国委员赵乐际肯定了新加坡与中国之间 "强大而实质性的关系",两国应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开展合作。
陈庆炎总统2015年访华时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约有5万名中国官员和干部在新加坡学习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行政等科目。
其中最受欢迎的两个培训课程是南大南洋公共行政中心的公共行政和管理经济学硕士课程,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公共行政硕士课程。
由于南大的课程招收的中国市长和市长竞选人较多,因此被俗称为 "市长班"。
据新大主任刘洪教授介绍,约有1400名中国官员从 "市长班 "毕业。
该校还开设了短期课程,培训了1.5万多名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官员。大部分学员来自中国。
这些课程吸引了更多不同的学员,包括更多的大学管理层和国有企业等专业人士。
多年来,中国定期向新加坡派出许多考察团。
我国首任副总理吴庆瑞先生退出政坛后,成为中国一些沿海城市的顾问。
3. 脚踏实地做贡献
新加坡一直是中国的朋友,也一直愿意与中国分享经验和最佳做法。
1994年,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新加坡帮助建立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
2007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中国面临着环境问题。
当时有一个共同开发生态城的想法,这个想法促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开发。
2015年,中新双方同意开发第三个政府间项目——重庆互联互通倡议。
第三个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支持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他合作项目包括中新广州知识城、新加坡-成都高科技园区和中新吉林食品区。
4. 社会政治发展
新加坡与中国站在一起,支持中国应对许多挑战。
例如,上世纪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新加坡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而是继续在中国投资。
当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陷入僵局时,李光耀先生作为对话者,帮助中国打破僵局。
新加坡也在促进中国通过东盟+3与东盟建立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成立双边合作联合理事会的国家。
5. 经济发展
当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战略上将美国排除在外时,新加坡与美国决裂,积极游说各国加入和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新加坡是最大的、为数不多的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之一。
新加坡也是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的早期支持者之一。
中新两国的银行积极为 "一带一路 "项目融资,尤其是东南亚地区。
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之一。
自邓先生开放经济以来,新加坡是中国的净贡献者。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远友好或不友好的国家关系。
有时候,经历良性的争议、冲突和挑战也是好事。
正如中国人所说,患难见真情——在困难的时候,你会知道谁是你真正的朋友。
中国会一次又一次地意识到,我们要做他们的真正朋友。
我们要为中国经济增值。
我们希望为中国提供最好的服务,不管有没有饼乾和糖果。
因此,我们可以相互支持,作为一个枢纽,作为一个路由器和连接世界其他地方的连接器,以实现我们相互促进的利益。
这样,我们的关系就会更加稳定、安全和持久。
从大的方面来说,作为一个小国,我们要注意与所有国家友好相处。
我们应该继续与世界相连,为世界创造价值。
我们不仅为我国,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寻求和平、繁荣和进步。
02 Huang Kun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历史爱好者和技术从业者;半退休;学习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住在新加坡
History buff and tech practitioner living in the tropics; Semi-retired; Studied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Lives in Singapore
海外华侨提供的帮助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那就是在二战中,当中国被日军侵略和封锁时,招募南洋运输志愿者帮助运输战争物资到中国。
中日战争
1937年,北京附近的卢沟桥事变引发了日本人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起初,日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占领了上海和中国首都南京(小编注:原文如此)。
到了1938年,在取得了诸多胜利的情况下,日本野战军将领进一步升级战争,企图消灭中国的一切抵抗。但在台儿庄战役(1938年3-4月)失败后,日军改变了战略,几乎将其在中国现有的所有军队都部署到了武汉市,武汉当时已成为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进一步迫使国民党退守重庆。
此时日军对南方众多港口的沦陷和封锁,阻止了中国急需的战争物资从南方运来。中国人其实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因此开始制定计划,通过开放后方与外界保持联系。中国开始从后方修建通往苏俄和缅甸的道路。1939年,经甘肃省兰州市和新疆乌鲁木齐市通往俄国的公路已经开工。但在这条路线上,货物必须用卡车运完2000多里的路程。这条路线穿越荒凉的乡村,即使路况良好,卡车的大部分运载能力也必须用于燃料供应。
缅甸之路
另一种可能是通过印度支那向中国供货,但当时,日本人给法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拒绝帮助中国。所以,就剩下英国人统治下的缅甸了。经昆明、腊戍、曼德勒到仰光港的距离约为2100英里,但在四分之一的路程上有一条铁路线。所以,这成了中国最明显的补给路线。无论如何,1940年法国倒向希特勒后,日本迅速进驻并占领了印度支那,切断了中国通过那里获得补给的可能性。
中国人在1937年12月开始修建缅甸公路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困难的一环。随着1938年中国南方的沦陷,缅甸公路的建成变得更加迫切。1939年1月,缅甸公路分部分建成并正式通车,它沿用了600多年前马可-波罗访问中原时走过的老路。这条路是通过人工完成的,没有现代化的筑路机械或任何东西。这条路简直就是在山间开凿出来的。它从重庆一直到曼德勒,铁路经曼德勒通往仰光港。
缅甸公路蜿蜒曲折,穿过许多高山峻岭。在靠近缅甸边境的地方,它穿过萨尔温江和湄公河,这两条河流从西藏向南流淌,两边是海拔8,000英尺的高山,高出河床4,000至5,000英尺。它穿越了两座山脉,在400多座桥梁上穿越了无数的峡谷。它沿着危险的悬崖峭壁和斜坡的边缘运行,有很长的一段急剧而不稳定的弯曲。还有蚊虫肆虐的丛林,致命的疟疾肆虐。这简直是用人类的双手开辟出来的。这个成就令人难以置信。在施工高峰期,有超过12万名工人,男人、女人,甚至是儿童参与其中,他们都在为从日本掠夺者手中拯救祖国而努力。
美国还向中国提供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让中国抵御日本人的进攻。贷款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卡车和燃料。1938年12月,向美国订购了1000辆3吨重的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的卡车,这些卡车全部运往仰光。除卡车外,还使用了驮畜和牛车。在缅甸公路沿线还建立了医疗站、卡车维修站和运输牲畜接力的马厩。
英国人与中国人合作,全力支持中国人。此时,美英两国尚未与日本开战,但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主要原因是反对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人也曾试图恐吓英国人,要求他们停止帮助中国人,但英国人的立场坚定,不像法国人。后来,日本又入侵缅甸,目的是切断这条通往中国的主要补给线。据估计,每月约有9000吨的战争物资通过缅甸公路运往中国,每天需要1400辆卡车不断地运输货物。
南洋运输志愿者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失去了中国在南方的最后一个主要口岸。大约两万多吨的战争物资无法从香港运出。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国民党政府成立了西南运输局,管理处设在新加坡,注册名称为西南运输公司(STC)。当中国人开始将军用物资从伊洛瓦底江港口运到腊戍,再通过缅甸公路运入中国时,他们意识到中国没有足够的熟练司机和机械师来服务这条陆路。
但他们知道,英属马来亚(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5万至6万名熟练工人。国民党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司机和机工短缺,于是向新加坡著名的华侨陈嘉庚寻求帮助。陈嘉庚当时也是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主席。国民党政府要求他协助招募司机和机工,帮助沿缅甸路向重庆运送物资。于是,1939年2月,在新加坡开始了招募活动,号召20岁至40岁的司机和机工前来援华。
早前成立的中国救济基金,在甲午战争期间向海外华侨募捐援华,承担了这次招募活动。它还呼吁当地的华人组织成立司机培训中心,让应征者更好地适应战地的恶劣条件。
响应中国赈灾基金号召的当地华人中,有一位普亮法师,他是新加坡双林寺(位于大巴窑)的住持。他全心全意地支持陈嘉庚为中国募捐,以及招募司机和机工的活动。方丈普亮法师参加各种募捐活动,组织为战乱中的灾民祈祷,甚至允许义工们在前往昆明进修前,使用寺院的场地进行初步培训。事实上,后来经普亮法师同意,在双林寺内成立了一个由中华救济基金会独立管理的培训机构。
1941年12月,日本向西方列强宣战。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日军第25军3万人在山下中将的率领下,从马来亚北部扫荡到新加坡,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当时由英军中将珀西瓦尔率领的盟军。1942年2月,新加坡沦陷,约8万名盟军士兵被日军俘虏。中国救济基金的所有活动都停止了。
新加坡沦陷一周后,日军发动了 "肃清、大检证 "行动。肃清行动的目的是为了铲除新加坡境内的所有反日分子,同时也是为了惩罚支持中国战事的海外华人。在 "肃清 "期间,一队日军来到双林寺逮捕方丈普亮法师。他和他的两个弟子被带到了Jalan Besar体育场,后来在樟木海滩被处决。他是被日本人处决的,因为他允许志愿军在寺院内训练。毫无疑问,他应该是被告密者出卖了。肃清行动持续了两个月,夺去了许多无辜平民的生命。战后,日本当局认为有6000名受害者死亡,但根据战后挖出的坟墓,当地人士估计有5万至10万名受害者死亡。
1939年2月至9月,在招募司机和机械师的过程中,估计有5,000人自愿报名,但只有约3,200人被选中。他们分批前往昆明,在昆明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最后被派往缅甸路沿线的军事机构。第一批80名华侨于1939年2月18日启程前往昆明。他们被正式称为 "南洋机工"。
每一批志愿者从新加坡出发时,都会有一个精心准备的告别仪式,通往码头的街道上挤满了支持者。同样,志愿者们在昆明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让中国人看到,海外华人并不是仅仅给予金钱上的支持,而是愿意进入前线,必要时还会牺牲自己的生命。
南洋交通志愿者的故事
据悉,并非所有的志愿者都是华人。也有少数印度人和马来人自愿参加。其中一位是Dara Singh,他以Wong Ah Leng的名字登记在中国服务。Dara Singh是锡克教徒,小时候被一个华人家庭收养,因此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福建话。据昆明档案记载,他被任命为中国第6中队第2营的先锋队,并帮助成立了中队的汽车运输队。他带领134名驾驶员,其中94名是志愿者。由于表现突出,他最终被授予上校军衔。战争结束后,他娶了一位中国姑娘,回到了马来亚。
事实上,在中缅战争战场上,有许多英勇的故事传出。他们在缅甸公路沿线工作时,躲过了日军的恶毒攻击,如雨点的机枪子弹和恶劣的生活环境,这些故事被海外报纸报道。日军飞机不断炮击战略公路沿线的重要设施。一位志愿者讲述了一次可怕的事件,日军飞机炸毁了前往龙陵县的五十多辆卡车中的一半,许多司机被炸死。1942年初,南洋志愿者还在英国挫败日军入侵英属缅甸的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帮助战争物资和中国军队越过中国边境,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