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毓堃:今年55岁的新加坡是否已到了政局的“分水岭”

2020年08月17日   •   4104次阅读

2020:变与不变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新加坡大选处处体现新变化,不乏“史无前例”的新现象:11个政党和1位独立候选人(共计192人)参选,反对党数量再创新高;在重新划分的14个单选区和17个集选区,竞选议席高达93席;自2015年大选之后人民行动党第二次在所有选区都要与反对党竞争,在部分选区无人竞争、自动当选的时代成为历史;白沙–榜鹅集选区更是首次出现人民行动党、新加坡民主联盟、人民之声党三党竞逐的局面。

如果说2015年大选仍打上了李光耀的烙印,那么2020年大选可谓是真正意义上“后李光耀时代”对执政党的首次检验,而越来越多的“史无前例”体现了新加坡走向政治多元化的必然趋势。虽然外界普遍预期人民行动党胜选不成问题,但此次选举中如何应对日益壮大的老对手工人党,以及成立不久却来势汹汹的前进党的挑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届大选之变,最不可忽视的是执政党内部的重大更替和社会对执政党的态度与观感。自1959年执政以来,人民行动党先后经历了李光耀、吴作栋、李显龙三代领导人,本届大选被普遍视为李显龙作为新加坡总理的收官战,而前总理、国务资政吴作栋不再角逐连任议员、从政坛隐退。以副总理和执政党第一助理秘书长王瑞杰为首的第四代(4G)领导团队将正式接受新加坡人民的检验和委托。人民行动党以“守护生命、保障工作、共创未来”为竞选宣言,围绕应对疫情这一主轴,呼吁选民全力支持执政党,确保人民行动党在大选后有足够的施政空间,专注于疫情防控、稳住经济、推行政策。

但这一竞选主题招致反对党的抨击和指责,后者声称执政党只是在利用危机之下人心求稳的心态谋求选举优势;另一方面,执政党应对疫情行动迟缓、缺乏决断,对外劳宿舍聚集性感染的忽视导致了疫情全面爆发。作为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应对疫情的表现、竞选纲领、候选人言行、竞选活动无不受到反对党和社会的严格检视,从“林绍权事件”便可见一斑:6月24日,人民行动党提名42岁的吉宝岸外与海事总经理林绍权为裕廊集选区候选人,却遭网民起底抨击态度傲慢、带有精英主义色彩、没有同理心、涉及海外项目贿赂,仅四天后林绍权便在舆论压力之下宣布退选:多年来被执政党有效掌控的媒体和舆论,这一次开始反噬执政党的选举布局。

本届大选被视为李显龙(左)总理生涯的收官战,而他的副手王瑞杰(右)预计未来将接任新加坡总理 来源:The Straits Times

人民行动党候选人林绍权退选事件,成为本届大选的一个插曲 来源:The Straits Times

反对党野心壮大、走向团结,志在逐渐改变一党优势格局。大选之前,工人党担任国会议员时间最长的前党魁刘程强放弃连任,竞选领导团队正式完成更新换代,以新面貌竞逐国会。该党喊出“让您的一票成就未来”这一口号,除了改善基本社会保障、提高社会福利等传统纲领外,格外强调“国会平衡”的重要性,党魁毕丹星更是略显夸张地表示“如果工人党失去原来的议席,国会在大选之后很可能一个反对党议员都没有”;前进党则以“你应该得到更好”为竞选宣言,其关于保障本国企业、国民就业、社会福利、移民和外劳的主张与工人党的传统立场相似,对于政治多元化、行政中立化、言论自由的诉求则比工人党更加强烈。

此外,其它反对党也围绕“人民优先”的相同理念,分进合击,集中力量在各选区全力与执政党争夺选票,力争改变一党独大的国会格局。

印度裔工人党议员毕丹星接替“潮州怒汉”刘程强成为党魁2年后,将被正式任命为国会反对党领袖 来源:Mothership

疫情之下,就连投票本身也出现了新变化。7月10日,大选如期举行,超过253万选民走上街头投票。为了兼顾疫情防控和便利选民,政府一方面增加了220个投票站,另一方面通过分时段投票、测温消毒、佩戴口罩手套、保持一米间距等措施避免的聚集性感染。但防疫措施终究还是导致各投票站出现排队长龙,原计划5分钟之内就能完成的投票甚至需要等待1个小时,原定早上8点开始至晚上8点结束的投票时间延长了2个小时。

因各项防疫措施,新加坡大选投票日各投票站均排起长龙 来源:Channel News Asia

晚上10点,投票时间截止。随着各选区计票结果陆续出炉,大选结果在凌晨揭晓:人民行动党赢得93个竞选议席中的83个,全国得票率61.24%,比上次大选降低了8.62%;工人党创纪录地赢得10个议席,不仅保住了阿裕尼集选区,更赢得了新设立的盛港集选区,使之成为反对党有史以来赢得的第二个集选区,标志着反对党首次在新的集选区初战告捷;新加坡前进党虽然与议席失之交臂,但总得票数亮眼,在参选的24个选区得票率超过40%,两名高票落选的前进党候选人将作为非选区议员进入国会,俨然成为新加坡政坛的新兴力量。就连低迷多年的新加坡民主党也在武吉巴督单选区和武吉班让单选区的得票率有了大幅提升。

2020年新加坡大选结果(各政党得票数和得票率) 来源:The Straits Times

2020年新加坡大选结果(按选区分布) 来源:The Straits Times

人民行动党维持绝对优势执政的格局没有改变,但相对优势变小,难言满意。李显龙在选举结果公布的11日凌晨4点召开记者会时虽表示“虚心接受人民给予的明确委托”,声称“人民行动党仍获得选民广泛的支持”,但也承认“成绩不如预期理想”。

第四代领导团队中,由总理公署部长黄志明领衔,一位高级政务部长和政务次长共同作战的“梦之队”在盛港集选区不敌工人党,失去公职,可谓“4G”团队的重大损失和执政党最大的失败。公认的总理接班人王瑞杰在临时决定转战的东海岸集选区与长期服务本地的工人党明星团队陷入苦战,最终以53.41%的得票率险胜对手。从全国范围来看,重新划分选区后,人民行动党仍在10个选区得票率不足六成。略显遗憾和失望的结果,的确值得人民执政党深刻反思。

相比之下,反对党仍不具备取代执政党的实力,但更加团结并再次突破国会格局,未来深远影响亦不可小觑。与心情略显沉重的人民行动党不同,工人党的支持者在大选结果出炉的凌晨便在街头争相庆祝,陷入狂欢。在东海岸和西海岸集选区令执政党陷入苦战,并攻下新划出的盛港集选区,使工人党赢得的阿裕尼、盛港集选区和后港单选区连成一片,新加坡“地铁东北线的东北部近乎全线飘蓝(工人党的标志色为蓝色)”。工人党由此成为第一个攻下两个集选区的反对党,使得集选区制度不再成为执政党的议席保障

版图扩大,成为建国以来国会席位最多的反对党,党魁毕丹星也成为首位正式指定的国会反对党领袖,工人党俨然成为本届大选的最大赢家。

而首次参选便初战告捷、进入国会的前进党,为国会反对派注入新的力量,令新加坡国会更加多元,增加了制衡执政党的力量。

大选结果出炉的深夜,工人党党员及支持者自发聚集在工人党总部门口,庆祝胜利,来源:Asiaone

疫情之下“聚旗效应”失灵,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新加坡社情民意的改变。“聚旗效应”指国家遭遇国际危机或战争时,政府或政治领导人短期内获得极高支持度,国内舆论也减少了对政府施政的批判,起到了转移国内注意力的作用。

2001年11月大选期间,新加坡正因美国“9/11”事件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民心思稳,选民希望稳健有为的执政党带领国家走出危机,吴作栋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也创造了1980年以来的最佳选举成绩,全国得票率超过75%。19年后再次面对全球性危机,人民行动党试图复制2001年的成功经验,但得到的是史上第三低的得票率和堪称有史以来最失望的选举结果,令反对党得意地表示“执政党利用疫情炒作选情的策略失败”。危机不再说服选民对执政党买账,体现的是民众心态更加成熟和理性:历经大风大浪的55年,选民考虑的不只是政府一时能解决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从长远出发如何确保政府持续守法、清廉、负责、有为。

对于广大选民来说,参与选举就是表达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关切和诉求,而今年的新冠疫情无疑放大了这些问题和诉求。本届大选,新加坡选民用手中的选票体现了自己的话语权:他们委托人民行动党的第四代精英团队带领国家度过难关,但也让这个常年国会独大的执政党感受到更多压力和危机感,清晰地表达了他们对改善医疗、就业、社会福利、住房、教育等诸多问题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对政治多元化和制衡执政党的政治诉求。新加坡选民也是本届大选名副其实的赢家。

2020年大选在变与不变中落下帷幕。那些被视为塑造一党优势的制度保障和客观环境并未实质改变,但选民心态的微妙变化,尤其是对反对党壮大趋势的心理预期惯性,对政治多元化的诉求高涨,对执政党精英治国理念认同的走低,证明选举制度下不存在“永远的执政党”(令人惊讶的是,此次投票结果显示,40至59岁的中年选民和私宅选民给反对党的投票率甚至更高);反对党的日渐成熟和理性,更给予了选民更多另选高明的理由。而新划分的盛港集选区落入反对党之手,媒体对执政党候选人问题的放大,似乎透露出新信号:面对民意,那些看似为一党优势制服务的制度和条件,如今也可以冲击和削弱这一格局。

三、未来走向:4G时代,一党优势制的倒计时?

大选结束两周后,新一届内阁于7月27日正式宣誓就职。新内阁既保留了第三代领导团队的资深高官,也注入了第四代领导团队的新鲜血液:内阁成员保持37人,平均年龄52岁;16个政府部门中9个保留原部长,6名新当选议员入阁任职;李显龙续任总理;而“接班人”王瑞杰除了继续担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还被任命为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并将在未来出任经济理事会主席和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其4G领导人地位更加凸显。

受疫情影响,新一届内阁于7月27日分两批在两地宣誓就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左)在新加坡总统哈莉玛·雅各布(中)和大法官梅达顺的见证下,率领部分阁员在新加坡总统府宣誓就职,来源:《联合早报》

7月27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左一)率领部分阁员在国会大厦通过视频连接,与新加坡总统府的内阁成员同步进行宣誓,来源:《联合早报》& The Straits Times

其实,领导团队接班的布局早在2020年大选之前便已经进行。王瑞杰自早年担任李光耀秘书期间便得到后者的高度赞誉。2018年11月,时任财政部长的王瑞杰接替时任副总理张志贤担任人民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已引发新加坡社会关注,被视为李显龙的继任者;2019年4月李显龙宣布改组内阁并任命其为副总理,释放出更加强烈的信号:人民行动党已经开始布局后李显龙的“4G时代”。今年2月庆祝68岁生日的李显龙曾多次表示,新加坡不应有70岁的总理,自己会在大选后不久交棒。换言之,两年之内李显龙就会让4G领导团队正式接班。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