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新加坡政府部门办事,得“跑断腿”

2019年09月09日   •   1万次阅读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政务区,集中了几乎最核心的政府部门和办事机构。比如北京的东西城,就有中南海、教育部、外交部等。

但在新加坡,却找不到这样的中央行政区,随手搜几个大家常去的政府部门,发现“毫无章法”,东一个西一个,一点都不集中......

甚至从看似跟“政务区”沾点边的“政府大厦”地铁站出来,周围都是一栋栋的写字楼、酒店和商场!

新加坡知名商场莱佛士购物中心就在政府大厦地铁站上方,旁边还有瑞士酒店和费尔蒙酒店。

新加坡没有所谓的“政务区”,其实是跟1980年代的规划有关。在此之前,英国殖民地时代和新加坡独立初期,政府部门非常集中,尤其是在“政府大厦”一带。

政府大厦修建于1926年,原名市政大厦 (Municipal Building),1951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授予新加坡城市地位后,改名City Hall(政府大厦)。旁边紧挨着的就是曾经的最高法院大厦。

建国初期,新加坡总理公署、国家发展部、文化部,全部都在政府大厦里办公。

政府大厦门前升起新加坡国旗

不过现在我们见到的政府大厦,已经和旁边的最高法院在2015年合并,变成新加坡美术馆了:

图片来源:design and architecture

沿着新加坡河畔走,还能看到曾经的邮政总局,现在变成了浮尔顿酒店。

桥对面也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最初是作为法院之用,后来改为英国殖民政府办公大楼,之后还先后被设为移民厅办事处、新加坡造币厂,生死注册局也设在这里。现在,这里是亚洲文明博物馆。

走不远,就会看到曾经的旧国会大厦,它建于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筑物,现在它已经变成了艺术之家:

以上4张图片来源:roots.sg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由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主编的1991年《概念规划》,把原本以中央商务区为中心的“环形加带状发展模式”,修订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强调分散土地用途,政府部门也被分散至不同地方。

更关键的是,市中心租金很高,政府不可能承担过于高昂的成本。再加上政府部门下班早,没了人潮,市中心就变得冷清,而且政府部门占用的空间很大,挤掉了商业空间。

反而是零售、法律、金融等相关行业,更愿意负担高租金,也会把市中心盘活。如果政府部门继续集中在市中心,我们也许就不会看到今天身为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中央商业区(CBD)了。

也可能不会看到新加坡河畔,发展成今天这样繁华、热闹的旅游胜地。

当然,还是有一些政府部门留在了市中心地带,如总统府、总理公署、高等法院、新国会大厦等,但比原来已经分散很多了。

图中虚线圈出来部分为原“政务区”

还有一些政府部门虽然留在了中央地带,但功能却变了。曾经的警察局,现在变成了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成为游客们的必打卡之地。想像一下,如果这里依然是“办大事专用”警察局,去观光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刘太格曾提出“城市家族”理念,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整体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将城市功能高度集中于一两个点,或随处分散,而是应该将功能分级,服务于不同的区域,更接近所要服务的对象,可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新加坡一共有29个选区,每个选区都有一个群众联络所,每周都有议员接见选民活动,听听大家关于生活、工作的苦恼。如果需要找政府,有时根本不用去相关部门,在社区内就能解决。

其实,早在19世纪末,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其周围建造若干田园城市,形成城市族群,进行更有效地管理。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 “去中心化”。

新加坡借鉴了这一模型,在全岛各处建设新镇,从市中心向外扩张,每处新镇都设有住宅、中小学、初级学院、巴士转换站、地铁、综合诊疗所、商场,通常还有轻工业区,尽可能让居民就近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

同时,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府”,大部分业务都可以在政府网站上办理,减少了人们跑政府部门办事的趟次。

相信很多人对2017年底上网提交PR(永久居民)申请的变革,记忆犹新吧。再也不用拎着厚厚的文件,三番五次跑去移民局大楼了~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电子政府”还在不断进化中,现在,大家可以通过政府密码SingPass应用程序内的MyInfo,查询公积金存款,护照过期日、车牌号码等,不用逐一登录不同政府网站,甚至可以通过MyInfo来申请银行信用卡!

值得一提的还有身份识别码(UEN),通过它,约 44 万个企业、公司、社团、大使馆,可与 84 个政府机构进行沟通互动,如企业税务申报,申请进出口许可证,或提交员工公积金等。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种通用识别码的国家。

现在看来,在新加坡的政府大厦,是不可能找到政府了,因为新加坡政府“无处不在”......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