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以来都被众多投资者认为是一个理想的全球商业中心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贸易发达,还因为其优惠的商业政策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在新加坡注册公司、开设银行账户以及进行投资等活动。

随着新加坡金融地位的提升,银行也更加关注账户安全问题。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如电话确认账户使用情况、设置双重网银安全措施等,以防范金融诈骗。此外,新加坡还计划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各银行之间共享用户的黑名单信息,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
此前,新加坡国会上正式提出了建立“洗黑钱和恐怖主义融资资料共享平台”(COSMIC)的提案。预计该平台将于明年下半年推出,首批使用该平台的将是新加坡的六家本地银行,包括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大华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COSMIC平台主要针对滥用空壳公司、贸易洗黑钱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融资等三类金融犯罪风险。
那么,普通投资者在保护账户安全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要借用或与他人共享账户。如果银行通过电话或邮件与用户联系,但信息不符或使用情况有异,安全起见,新加坡银行可能会暂停服务。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账户持有人本人携带护照到银行进行安全确认,这可能会给账户和个人带来麻烦。
其次,账户中的资金进出应能合理解释。尽管银行账户可用于接收工资、分红、家人赠予、消费和投资等日常用途,但应避免频繁进行无法合理解释的进出款项。特别是个人账户,频繁接收来自陌生第三方的小额转款会被银行数字系统认为是洗钱行为。

再者,不要频繁进行账户的进出操作。一般来说,开设银行账户是为了存款或进行理财投资,如定期存款、基金或结构化产品等。如果账户不断进行进出操作,且频率过高,银行可能会认为账户数据异常。如果无法充分解释转款原因,账户可能会被关闭。
另外,在进行年度审查时,与银行就第三方转款进行解释很重要。新加坡银行每年都会对账户进行审核,用户会收到银行的邮件、信函或银行经理的联系,以确认资金来源(如是否需要更新工作信息)以及特定转款的原因(需提供转入、转出的理由和相关文件)。如果客户拒绝解释并提供文件,可能会导致审核不通过,进而引发账户问题。

最后,要避免与高风险交易有关。为规避罚款风险,应尽量避免与受制裁国家或经济政治非常不稳定的国家进行交易。这些国家通常无法直接汇出外汇,通常需要通过第三国或离岸账户进行汇款。然而,这些资金的流动很难解释其来源和用途。
以上是关于使用新加坡银行账户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