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组屋售价越来越贵? 部长用几组数字分析:仍负担得起

2022年10月06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有81%居民人口都住在政府组屋。(联合早报)

作者 张丽苹

据建屋发展局10月3日发布的预估数据,新加坡的整体组屋转售价已经连续10个季度攀升。

截至9月29日,今年已出现了275宗百万组屋交易,单在第三季就有111宗,比第二季多了35.4%。

更多三房式或四房式百万组屋的出现,加上非成熟市镇也开始出现百万组屋,而且坊间还传出预购组屋价格似乎比以往更高了,让国人的心变得更慌了。

图左为大巴窑的私人组屋The Peak@Toa Payoh,它的一个五房式单位今年2月以128万8000元转手。(联合早报)

接踵而来的“坏消息”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惴惴不安。

这头是攀升的组屋售价,那头是通货膨胀,前有狼后有虎,想卖掉组屋兑现者又担心买不起新组屋,进退两难。

代议士在国会里反映出民众的这层担忧。对此,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前天(10月4日)在国会一再向国人保证:

组屋价格依然负担得起啦! 组屋价格有上涨但不多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国会直播视频截图)

李智陞先用非成熟市镇的四房式预购组屋为例,说明涨价没有国人想像的那么恐怖,平均价基本“保持相对稳定”。

2019年平均售价:34万1000元 2022年前三季度平均售价:34万8000元 有没有涨价?有!

还能负担得起吗?能!(虽然政府这么说,买家还是会觉得越便宜越好嘛~)

让首次购屋者日子好过些

(联合早报)

一、提供津贴抵消部分房价

李智陞说,政府一向致力于让首次购买政府组屋者的日子能好过一些。毕竟外国人是不能购买组屋的,当局自然要多关照“自己人”。

首次购屋者若购买上述非成熟市镇的四房式预购组屋(34万8000元),可享有不少政府津贴来抵消部分房价。 他举了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

情况①:收入稍低的家庭(属于全国家庭收入最低的30%)

家庭月收入:5000元

津贴:4万5000元

扣除津贴的房价:30万3000元

房贷相等于月收入23%(每月1150元,可全数用公积金偿还)

情况②:大学毕业生夫妇组成的家庭

家庭月收入:6500元

津贴:3万元

扣除津贴的房价:31万8000元

房贷相等于月收入18%(每月1170元,可全数用公积金偿还) 首次购屋的低收入家庭还能获得高达8万元的额外安居津贴

若选择购买转售组屋,符合条件的首次购屋者的津贴甚至可高达16万新元(包括最高5万公积金购屋津贴、最高8万元额外安居津贴,及最高3万近居购屋津贴)。

2021年,约有7000户家庭在购买转售组屋时获得购屋津贴。

二、将房贷严控在可负担范围

市区的转售组屋价格都不便宜。(红蚂蚁摄)

李智陞强调,对大部分首次购屋者而言,无论是购买预购组屋或转售组屋,每月偿还贷款比率(Mortgage Servicing Ratio,简称MSR)都持续维持在月收入的25%以下。

目前全球范围的平均MSR则介于30%至35%左右。 也就是说,将近90%首次购屋者都可以用公积金来偿还每月房贷,无须额外支付现金。

三、尽可能缩小房价收入比

部长怕大家还看不明白新加坡的政府组屋有多负担得起,又换了一套讲解方式,用房价收入比(Housing Affordability)来解说。

房价收入比 = 一个城市的房价中位数 / 家庭全年收入中位数

新加坡情况①30万3000元的四房式组屋,房价约为家庭年收入的5倍

新加坡情况②31万8000元的四房式组屋,房价约为家庭年收入的4倍

英国伦敦房价约为家庭年收入的8倍

美国洛杉矶房价约为家庭年收入的15

中国香港:房价约为家庭年收入的20倍以上

换句话说,新加坡人只要不吃不喝5年,基本上就能买得起一套非成熟市镇的四房式预购组屋。

四、增加预购组屋供应量

建屋局的预购组屋模型。(海峡时报)

政府将在2022年和2023年,每年推出2万3000套预购组屋单位,供应量比起2021年增加了35%。

2021年至2025年期间,当局计划推出10万套预购组屋单位。

在非成熟市镇,预留给首次购屋者的三房式和四房式单位,将分别增至85%和95%。在成熟市镇,预留给首次购屋者的预购组屋房源,也将提高至95%。

让“转战”转售组屋市场的私宅业主日子难过些

为了进一步调控转售组屋的价格,建屋局日前宣布,9月30日起本地私宅业主售屋后,必须等15个月才能买转售组屋。

在此之前,私宅业主只需在购买转售组屋后的六个月内卖掉私人房产就可以了。

过去5年内,每10名转售组屋买家,就有1人属于这个“手头较宽裕”的群体,他们也是百万组屋的“造王者”。

勿洛9月卖出首个百万组屋。(PropertyLimBrothers公司提供)

不过李智陞强调,这个降温措施是过渡性的,当局会根据整体需求和市场变化来检讨政策。

更何况,55岁及以上的私宅业主如果选择购买四房式或更小的转售组屋,将可豁免15个月等候期。有些私宅业主陷入了财务困境或家庭出了状况,不得不“私宅换组屋”,这些人也能向建屋局需求援助,当局或可网开一面、酌情处理。

李智陞说:

“我们会继续紧密监控市场,根据供需来调整组屋政策,确保价格大致上与经济基础朝同个方向移动。这届政府致力于稳定新加坡的住宅市场,让政府组屋具包容性、能负担得起,让每名新加坡人都有机会买得到。”

部长用数字说话,还是比较有说服力。

关键在于: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津贴后的房价依然负担得起,自然要避开那些大热门地点的预购组屋,以及售价高得离谱的转售组屋。

道理很简单:

如果选择购买昂贵组屋,不就证明你口袋够深钱多多,哪里还需要政府多方提供援助确保你买得起呢?

新加坡知名网红93万新币的HDB到底长啥样?
2025年04月28日   •   8万次阅读
他在新加坡买房6年损失近180万新币!买房需小心这类房产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1500万新币?新加坡这个区的公寓接连卖出天价!凭什么?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有钱买landed,却没想过“烂装修”后患无穷!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的高价转售组屋都出现在这些区!最新房价形势一览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阅读
星展预测:新加坡房价或0增长,买家是机会还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阅读
最高1603万新币!新加坡公寓市场出现重大波动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阅读
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房地产对比出炉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阅读
W公寓落户新加坡:把顶配人生安放进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业投资新宠, 甲级写字楼和医疗套间已开盘!】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阅读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阅读
媒体圈住宅地段无法吸引发展商 招标活动截止当局未收到任何竞标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阅读
新加坡甲级办公楼空置飙高!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