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牛市”持续 外国人才和富豪涌入 新加坡租赁市场走强

2023年02月22日   •   11万次阅读

本地豪宅租金市场去年表现亮眼,有地住宅全年租金上扬28.1%,总出租单位为5552个。其中,大威园和第4道地区各有一栋优质洋房的租金最贵,每月高达15万元。

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迁居我国,一些房地产公司的豪宅租赁业务也跟着走强,即便有些豪宅每月租金高达8万元,需求依然强劲,甚至一屋难寻。

受访分析师认为,本地可供出租的豪宅单位不多,在中国重新开放和高净值人士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预料房地产公司的豪宅租赁业务会继续受益。

本地豪宅租金市场去年表现亮眼,有地住宅全年租金上扬28.1%,总出租单位为5552个。其中,大威园(Dalvey Estate)和第4道(Fourth Avenue)地区各有一栋优质洋房(GCB)的租金最贵,每月高达15万元。这意味着租户单是一年支付的租金就已180万元,足以买下一个优质三卧房公寓单位。

爱士特女皇园一优质洋房 每月20万元出租中国富豪

另外,房地产平台Edgeprop去年6月报道,位于爱士特女皇园(Queen Astrid Park)有一栋优质洋房以月租20万元(每年240万元)出租给中国籍富豪。不过,这租赁合约并未反映在市区重建局的数据中。

利斯苏富比国际房地产(List 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研究部主管韩焕美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2021年租金至少5万元的洋房仅18栋,去年却增加超过一倍至40多栋,反映豪宅租赁市场的强劲走势。

她说:“这些豪宅租户包括跨国公司高管,以及在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或公民的富裕外国人士。像一些中国和欧洲的高净值人士,愿意付高价租住优质洋房,主要是为了体验这类豪宅的独特生活方式。”

优质洋房租金8万元起跳

除了豪宅业主外,一些房地产公司如城市发展(CDL)、远东机构(Far East Organization)和雅诗阁(Ascott)也进军豪宅租赁市场,提供多个高档公寓和洋房作为租赁用途。

例如城市发展就在瑞吉居(St Regis Residences)和Cuscaden Residences有一些专人打理的租赁公寓单位,也有一些可租住的优质洋房。

城市发展发言人透露,公司的本地住宅租赁业务提供超过300个豪宅单位,出租率目前近100%,其中优质洋房租金8万元起跳,三卧房高档私宅单位的租金是1万2500元起跳。

发言人说:“随着各国边境重新开放,外国人回流带来稳健市场需求,令我们的租赁业务投资组合受益,而这也是得益于市场优质租赁单位供应有限。”

远东机构目前有1600个私宅单位供租赁,出租率超过90%,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单位租金超过8000元,如乌节史各士(Orchard Scotts)、Nassim Regency和Skyline @ Orchard Boulevard等豪宅的租金至少1万元。

另外,它在荷兰别墅(Villas Holland)的优质洋房租金达6万元。

远东机构销售与租赁主管郭爱玲说,公司的豪宅租户过去两年有所增加,他们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美国等地。其中,中国租户比率从10%增长到18%。

她也说:“我们观察到,从2020年到2022年,个人租赁比率从78%增加到83%,同时期企业租赁相应减少。这可能是因为疫情造成工程延误,公共和私人住宅竣工时间延长所致。此外,考虑到混合工作安排,租户倾向租用面积更大的单位,以拥有更多隐私空间。”

高档租赁需求 预计渐进增长

雅诗阁则经营出租快乐山路(Mount Pleasant Road)的一些黑白洋房,面积介于1万5000平方英尺至27万平方英尺。这些洋房拥有设备齐全的厨房和浴室,以及佣人宿舍等,一些还附室外游泳池。

雅诗阁东南亚董事总经理王嘉玲受访时说,这些洋房属于长期租约,目前已全部租出,大多租户的租期为两年以上。

她表示,公司长期住宿业务具有韧性,需求保持强劲。“我们预计这一势头持续到2023年,特别是中国取消一些疫情相关限制后,我们收到更多关于新加坡住宿的询问。”

谈到房地产公司的租赁业务前景时,合登集团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认为,市场缺乏较大面积的豪宅可供出租。

“因此,拥有大型单位可供出租的房地产公司,将从这个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受益,特别是超高净值人士的需求。”

博纳产业企业租赁主管刘健平同意,中国重新开放或将带动豪宅租赁市场,但他说:“我们的感觉是,许多有能力迁居到新加坡的高净值人士,在过去两年里已这样做了。所以,接下来中国高净值人士对高档租赁需求的增长将是渐进的,而不会大幅飙升。”

利斯苏富比国际房地产高级副总裁戴思豪认为,这段时期吸引到的不仅是来自中国的豪宅租户,还有想派驻更多高管到新加坡的跨国企业。

“这些企业希望通过新加坡,扩大它们在东盟和中国市场的业务。因此,我们可以预期豪宅租赁需求会继续增加。”

最近媒体报道,中峇鲁一个老组屋的四房式单位,租金竟然高达6200元,成为全岛之冠。

这类由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建造的老组屋,设计格局特殊,四房式单位面积近1200平方英尺,以天价租金出租或许是特例。但是其他普通四房式组屋“叫租”5000元至6000元,也时有所闻。更夸张的是一个单位招租,十几二十个潜在租客抢租,甚至为了势在必得,愿意付出比屋主要求还高的租金。

本地租房市场出现了这个现象:即使愿意出高价租房,也可能一房难求。

去年财神似乎特别眷顾包租公包租婆,本地租金全面飙升。去年整体私宅租金全年猛涨34%,组屋租金则上涨28%,还分别连涨24个月及30个月。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国的住宅租金涨幅还和纽约并列全球第一。

租金节节上升,租房需求也来势汹汹。疫情稳定后,大量外来人力回返本地就业市场,外国学生回到我国就学,庞大的租屋需求骤增。另外,房价居高不下、房贷利率调高也让许多买家暂时转向租房,加上部分等待预购组屋的家庭因施工延后而继续租房,造成市场供不应求,出现“抢租”现象。

不久前,有个读者告诉记者,她和丈夫的租房经历就像一场噩梦。这对退休夫妻2021年卖掉位于里峇峇利一带的四卧房公寓单位,准备降级到郊区一个较小的公寓单位养老。

因为还没来得及买新居,他们在旧居附近先以3000元租住一个小公寓单位,租约两年。两年租约尚未满,经纪已经联络她讨论续约,告知租金已涨到4200元,两年不到涨幅竟高达40%。即使租金最后减至4000元,但仍超出预算,于是选择不续约。

眼看租约还有半年就期满,又还没买到心仪的屋子,她开始另找新房子租住,而这又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她上各大房屋搜索引擎找房子,按广告上的联系发出简讯或电话联络代表经纪,很多都没回应。一两个回应她的经纪,在发现她是以个人身份而非跨国公司代表租屋,又只肯签一年租约,还要讨价还价,最终都不愿多谈。

更匪夷所思的是,很多当天发出的招租广告,尽管她在第一时间就跟进洽询,却都被告知房子已被人抢先一步出租了。别的租户是“多看一眼房子就没了”,她却是“一眼没看房子就没了”。几个月下来,她那一带的公寓租金越涨越高,而她既租不到房子,也买不到房子,顿时陷入租房遇阻,买房又没着落让她几乎崩溃。

火热的租房市场中,一些经纪或房东可能见钱眼开,导致挑客情况更严重。有些经纪为了赚取更多佣金,专挑肯签较长租约或付出更高租金的租户,即使这都不是房东的意愿。这可能导致房东不能及时租出房子而蒙受收入损失,潜在租户也因无法尽快租到房子而造成不便。有时候则是房东漫天开价,让租户感无奈。一名租住南部豪宅的外籍租户就申诉,早上房东叫租2万6000元,傍晚已涨到3万7000元,租金一天内飙涨了40%。

有些经纪明明已经租出之前一些较热门的房子,却没抽出列在搜索引擎的招租广告,目的就是为了继续吸引潜在租户洽询,然后再把他们引到其他的出租房。

当市场供不应求,大家急着找房之际,心怀不轨的欺诈者就有机会趁虚而入。假经纪、假租户、假广告等都是他们行骗的伎俩,市场出现了许多不好的做法,租户应该提高警惕,必要时应反馈给当局,这样才能有效杜绝不良的市场运作。

租房市场房源炙手可热,有更多房地产被推出市场赚取租金。若仔细观察本地一些被保留的旧店屋,除了街层的单位一般较有商业价值,楼上两层的布局较难作为一些商业或住家用途,毕竟要上下楼梯,空间狭窄,也没有专属停车位或卸货区,因此很多保留旧店屋都已改为工人宿舍。芽笼一带,更是常见。

根据网上列出的床位出租广告,芽笼的四人至六人一房的床位,每月租金竟然高达650元,相当于郊区一些组屋普通卧房的房租。

虽然这些店屋可取得不错的租金收益,但何以让这些历史遗产沦为工人宿舍,难道它们没有更好的发展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调高印花税或让租房市场更火

政府星期二公布2023年财政预算案时有新的宣布,从隔日起,房价超过150万元至300万元的部分,买方印花税率从原本的4%调高至5%;房价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则从4%调高至6%。

这个搭上预算案顺风车的房地产降温措施来得有点突然,虽然买家须多付1%至2%买方印花税,但是额外税额看来并不显著,短期内可能影响买房情绪,可能导致一些买家取消或延迟买房计划,转而租房。这也可能加剧租房市场的租金压力和供应短缺的情况。

租金涨势短期内看来无法逆转,毕竟利率还在趋高状态。疫情过后,我国边境管制措施松绑,从国外回流本地市场的人力有增无减,造成房源供应不足但需求非常强劲,在市场供需失衡情况下,无形中推高了租金。

租房“牛市”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包租公包租婆见“财源滚滚”笑不拢嘴,租户则得勒紧裤带付房租而叫苦连天。国会议员曾经关注,一再攀升的租金会否影响外国专才留驻我国的意愿。

此外,一般普通外地打工族,如果得把过半“薪水”都用来支付房租,势必影响他们继续留在本地打拼的意愿,这些“看不见”的连锁反应将间接冲击本地的劳动力市场。

因此如何保持一个稳定的租房市场,让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租金维持在合理范围,并且警惕房租暴涨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值得当局关注与探究。

【本文由联合早报呈献】

新加坡知名网红93万新币的HDB到底长啥样?
2025年04月28日   •   7万次阅读
他在新加坡买房6年损失近180万新币!买房需小心这类房产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1500万新币?新加坡这个区的公寓接连卖出天价!凭什么?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有钱买landed,却没想过“烂装修”后患无穷!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的高价转售组屋都出现在这些区!最新房价形势一览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阅读
星展预测:新加坡房价或0增长,买家是机会还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阅读
最高1603万新币!新加坡公寓市场出现重大波动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阅读
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房地产对比出炉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阅读
W公寓落户新加坡:把顶配人生安放进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认的纬一高新科技与媒体圈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圈层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阅读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业投资新宠, 甲级写字楼和医疗套间已开盘!】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阅读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阅读
媒体圈住宅地段无法吸引发展商 招标活动截止当局未收到任何竞标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阅读
新加坡甲级办公楼空置飙高!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阅读